返回 信中之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 梦想与背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装置看上去似乎就是从粒子加速器上拆下来一小段,但又明显要显得复杂一些,和周围的其他设备比起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据说是在设计粒子加速器的时候,身为总负责人的潘教授硬是要加上去,还为此增加了不少预算。但潘教授也并没有跟大家说明是干什么用的,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到时候你们自然会知道。”

    不过,现在看刘定鄂的架势,似乎非得要弄个明白才行。刘定鄂对潘教授说道:“教授,那个装置看起来不像是研究量子物理这些理论用的吧?而且不少相关实验基本上都是由新建的‘中华三号粒子加速器进行,而我们的加速器似乎还没有清华大学之前研制的加速器功率高,未来能做到的研究基本上也是基础性的。你能告诉我,你打算做的研究到底是什么?”

    潘教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道:“你听说过球形闪电项目吗?”

    “你是说传说中那个已经停止了的国防科技项目?我原来还以为那只是电力工程师写的。”刘定鄂之前听说这个计划,据说是十几年前进行的一个新型武器研究计划,目的是研究球形闪电并将它用于军事或民用领域。不过这个计划一直是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一直等到这个计划被停止之后并过了保密期才被揭露出来。但即使这样,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也一直没有公开。

    “没错,当年我的老师也参与过这个计划。”潘教授陷入了回忆当中,“那时有关球形闪电的研究进入了关键时刻,但却受限于理论科学上,因为当时军队里的专家基本上都是以基础科学为主的。于是军方就从各大高校请了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来参与研究。当时我的老师也被选中参与了这个计划,当时我作为我老师的助手,也有幸参与到这个计划当中。”

    “当时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已经得到的研究数据来构建出球形闪电的物理模型。和小说里不同的是,激发球形闪电不单单是在空中,同时还在地面的一个研究室进行。当时使用的装置就类似这个样子。”他指着那个圆环说道。

    “教授,难道你要在这里研究球形闪电?”刘定鄂问道。

    “当然不是,而且我们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球形闪电,而是对闪电全面的研究。当时的研究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潘教授说道,“除了之前披露出来的宏电子外,在地面实验中,我们的研究甚至还第一次对弦论作了证明,那还是在发现宏电子后的研究中意外发现的,比意大利科学家的研究还早了好几年,如果不是由于保密需要的话……当然,这个扯远了,我要说的是那次研究中的意外发现。”

    “有关球形闪电武器的研发开始后,我们分别在空中和地面激发球形闪电。当时我和老师是负责地面实验室里的研究,当时我们利用球形闪电激发装置激发出球形闪电,再利用约束磁场进行控制研究,有时还会特地去触发它一现在想想当时这么做还是挺疯狂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有了个意外的发现……”

    “什么发现?”刘定鄂此时已经被潘教授的故事吸引住了。

    “当时我们在激发出一个小型的球形闪电后,意外的发现磁场出现不明原因的误差,误差出奇的大,甚至可以说是不正常了。不过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几秒,刚开始我们以为只是设备的故障,但检查过后并没有发现问题。后来这种情况又出现了几次,有时还会持续几分钟,却一直找不到原因。直到有一次,我的老师忍不住直接进到实验区去查找原因,他当时出于安全考虑,扔了支笔过去,结果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一那支笔居然消失了!后来又在门外被发现。在排除了多个可能性后,我们意识到一我们很可能意外制造出了虫洞!”

    刘定鄂此时瞪大了眼睛,他很清楚这个发现意味着什么,他迫切的想知道下文:“后来呢?”

    潘教授继续回忆道:“当时上级很重视我们的发现,于是就拨了资金,鼓励我们继续研究下去,而且军方也给了我们研究给予了很大的自由。但我们在分析了几乎所有的数据和实验记录,重复了多次实验后,却一直找不出其中的原理,也搞不清楚其中的机制。后来球形闪电项目因为种种原因而停止了,不过这个项目最大的贡献却是对量子物理研究起了推动作用,参与过这个研究的专家很多都成就都是基于这次研究的基础之上,就像我的老师在量子纠缠态上的成就,他证实了量子通讯的可能。但他一直对那个项目中的虫洞念念不忘,他认为这是解决星际航行的关键,这也是他的老师黄教授的愿望。”

    刘定鄂看着潘教授,对他说道:“教授,我记得你的老师是诺贝尔奖得主欧阳天明教授吧,他好像还是黄教授的**。”

    潘教授点点头:“没错,我还记得三年前他去世前,还一直念念不忘有关虫洞的研究,所以,我一定要替他把这个研究做下去。那个装置就是为这个研究准备的。”此时,潘教授眼中射出了一种坚定的眼神。

    这时,刘定鄂向潘教授提出请求:“教授,我可以加入这个研究中吗?”

    “你知道这个研究的危险吗?”潘教授听到刘定鄂的请求后,没有直接反对,也没有直接赞成,而是向他问道。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危险的,如果没有危险,就没有成果。”刘定鄂回答道。

    “你还只是大一的新生,虽然你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悟性和思维,但你的知识还是皮毛。”潘教授对刘定鄂说,“而且,这项研究所要面对的挫折不单单是科学上的,还可能有旁人的嘲笑,学界的漠视,还有上级的压力,甚至终其一生都得不到成果的遗憾!这些你都准备好了吗?”

    “知识我可以学,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都无法保证结果是怎样,但研究的过程中就已经给人带来了一种满足感,这已经足够了。”刘定鄂坚定的对潘教授说道,“我希望能加入这个研究当中。”

    潘教授脸上露出了微笑:“欢迎你,孩子。”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十 梦想与背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