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野幽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人的原罪和价值[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四川成都的小城公园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块张献忠的七杀碑,内容如下: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一共七个杀,七个感叹号。

    由此可见张献忠对人的憎恨已经深入骨髓,达到怒不可遏、非要立碑铭志的程度了!

    古今中外,像张献忠这样的*屏蔽的关键字*魔王并不罕见,像张献忠这样对人的仇恨充斥于各个时代和领域,尤其是宗教。

    人,有没有原罪?

    人,有没有价值?

    人的原罪和价值是怎么样产生的?

    基督教认为,人是在蛇的诱惑之下,偷吃了智慧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成为被终身囚禁和惩罚的*屏蔽的关键字*。

    人的原罪在于有了“智慧”。

    佛教认为,人是无明的产物,一切众生本无生死,因为无明,妄见生灭,名为轮转。

    人的原罪在于“无明”。

    道教认为,人是自然界中因为欲望而生的物种,除人以外,一切生物,皆是自然而然。

    只有人,是反自然而自以为其然。

    人的原因在于“欲望”。

    基本上,所有的宗教都认定人是有原罪的。

    佛教认为,众生起心动念,身不出杀、盗、淫;心不出贪、嗔、痴,从头到脚,无一不是罪。

    道教认为,凡夫举手投足,皆在违背自然规律,倒行逆施,全部都是罪。

    人生的价值正是基于人的原罪而产生,消灭“机心”、“无明”、“欲望”,求得心境的光明洁净,是宗教认为的人生价值。

    在市俗世界里,人是没有原罪的。

    人生的价值分为两种:

    第一种,参赞天地之化育。

    第二种,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有趣的是,这两种都是中国的孔圣人说的。

    参赞,是弥补。

    弥补天地化育的不足。

    这里不是替

第44章 人的原罪和价值[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