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笑傲朝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章 断齑画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送去好的饭菜,范仲淹不吃,解释道:“我平时吃粥已经习惯,并不觉得有多苦。如果突然享受这么好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后来,他家穷得连一天两顿粥也吃不上,但他仍然埋头苦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断齑画粥”的由来。

    成年之后,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他离开朱家,回苏州认祖归宗,却遭到家族讥讽。他便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求学。冬天读书疲倦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面对常人不能忍受的困苦,范仲淹却从不叫苦。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数年寒窗生涯,范仲淹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他在二十九岁携母来苏州要求恢复范姓,族人仍不认可。后经皇帝恩准,复姓范,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随后相继出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泰州海陵西溪盐仓监官。泰州任内,倡议修海堤,转任兴化知县,修筑通州、泰州、楚州、海州四周海堤,政绩卓著。宋仁宗天圣七年,仁宗行郊祀大礼。垂帘听政的太后刘娥,要仁宗率领满朝文武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时任秘阁校理,听说之后上书反对,并力谏刘太后撤帘归政。还说太后过生日,是皇帝的家事,扯上文武百官跪拜,岂不乱了后世的体统?

    举荐他的晏殊得知之后,大惊失色,批评范仲淹过于轻率,不仅有碍他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信说道:“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为此触怒刘太后,被贬至河中府任通判。京城大小官员送他到城外,众人举杯饯别:“范君此行,极为光耀!”这就是他的“第一光”。

第80章 断齑画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