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一仙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0章 清虚三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金星,西边托塔李天王。

    从阳台宫经迎恩宫到紫薇宫,是王屋山道教的第一空间,即第一重天,属于神人共处的世俗道境。

    到达天坛顶峰,四周俱是数十米高的悬崖,群峰簇拥,前有华盖峰开道,后有五斗峰压阵,左有日精峰守护,右有月华峰侍卫,天坛峰居中,巍巍然如轩黄驾临。丘祖的弟子李志常道号“真常子”曾在此修道,并在下面的悬崖上刻着“总仙宫”三个大字。

    从紫微宫经瘦龙岭到天坛顶“总仙宫”,是王屋山道教的第二空间,即第二重天。是神仙朝会之所。

    最后抵达王母洞和灵山洞,这里是王屋山道教的第三空间,即第三重天。是天人合一、仙道融合、得道升仙的终极思想的地理地貌的自然体现。

    王母洞在天坛峰之北,在垂管峰南面的崖壁根部,有三个直径约十米的石龛,相传是西王母修道之处,故称王母洞。在大龛的后壁最凹处有一个溶洞,深不可测,洞中有泉,洞中套洞。据说“周回万里,潜通瑶池。”为《道藏》所记载的瑶池洞。《洞渊集》云:周回一万里,乃小有清虚之天,三十六洞天第一,即指此洞。王母洞两边分别为黄龙洞、青龙洞和黑龙洞。王母洞处在好似七瓣莲花吐蕊之风水宝地,洞内斗转曲折,多处圆顶类似八卦形状,为古时道家传道受戒之所。

    灵山洞则位于王母洞东边灵山山腰,其山腹中空。灵山洞处在快到山顶的悬崖上,三面悬空,唯有一脊可攀登而上,这是通往山顶的唯一通道。

    步入洞内,如进迷宫,十字交错,洞洞相通,称为四十八条街。共有五个洞门,为明代半坡式建筑,五洞门分别是一天门、洞天门、九天门、朝阳门、七宝门。门上门楹:东接蓬莱出海市,西望瑶池涌金莲。

    其中有四上洞口悬列在崖壁之上,离七宝门洞口几米处有个“无底洞”,是深邃莫测的未知世界,相传与王母洞上下相通。站在洞口,凌空远眺,群山环绕,雾气蒸腾,仿佛置身于跨谷飞崖、腾云驾雾、得道升仙的神仙境界。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云炼制金丹大药“必入名山之中,斋戒百日,不食五辛生鱼,不与俗人相见,尔乃可作大药。”

    钟离不昧盘腿坐在灵山洞里,真想坐上它九九八十一年,坐到地老天荒,还找什么无药仙方?还寻什么无界洞天?真可谓:王屋道士谁同流?草衣蔬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了,洞里乾坤只自由。半生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梦蜃楼。一声长啸思归路,遥看白云天际头。

    坐于洞中,不冷不热,不湿不干,满目云烟,赛似神仙。钟离不昧早已心旋旷野,魂游峰谷,遗天忘地,物我全无。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喧闹的游人渐渐散尽,似乎有人在轻声吟诵着什么。

第430章 清虚三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