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三宫五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三人拎着老者送他们的一布袋饼子,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钟离师父,一路向西是到哪里去?那不是又回到太乙宫了?”燕玄虎问。
“北纬30度线上,一路向西,到达拉萨,那里是世界屋脊。”燕玄龙骑上自行车疯跑。
“大师兄,半云老神仙不是让我们一路向西吗?”燕玄飞问。
他转过头说:“那是上乘之道,不是我们普通人能走得通的路。”
两个年青的道人也刚刚吃饱喝足才洗了澡,精神焕发。三人一路狂骑,过官林、东安、金坛,到达茅山。
茅山,坐落在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的交界处,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为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
《真诰》曰:句曲地肺,土良水清,谓华阳洞天,又名金陵地肺山,为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一福地。
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小茅峰北为良常山,旧名北重山。秦始皇登句曲垂山时,曾埋白璧一双,深七尺。群臣毛曰: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乃改北垂为良常山。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
西汉景帝时,有陕西咸阳人茅盈、茅固、茅褒三兄弟看破红尘,写下了: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遂寻山修道。
公元前82年,六十开外的茅盈来到句曲山,即茅山,正值当地瘟疫流行,便住在华阳洞,以山上草药为百姓治病,活人无数,经过潜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
元《茅山志》记载:某日,王君接到仙书,朝见西王母,携茅盈同往,驾起双龙神车,飞往白玉龟山,在青琳宫见西王母。得道后又将一位溺水之人掘地挖棺,三日能语,在世活了九十岁。后人为了纪念三茅真君的功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遂将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向称茅山。
茅山的宫观道院曾以“甲天下”著称,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多间,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
三宫是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守宫、崇禧万寿宫。五观是德祐观、佐祐观、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
“大师兄,茅山的道观全是正一派吗?”燕玄飞推着自行车边走边问。
“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正一、全真共修共存之地。”
“听说,三宫传正一教,五观传全真教,是这样吗?”燕玄虎侧脸望着燕玄龙。
三人将自行车停在茅山脚下的林中,信步登高。
“茅山道教,奉三茅真君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二代玄师。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第454章 三宫五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