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一仙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文王庙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富贵百年难保守,轮回六道易循环。

    劝君早识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

    莫说无常现正忙,当下已心是道场。

    若问太一仙方处,福地洞天境中藏。”

    四人闻听此言,心中大惊,这不是朱雀玄武大帝手持太一仙方跨凤飞升时留下的一句偈诗吗?

    莫非……

    未及细想,三位徒弟连忙倒头跪拜。

    唯独元玄子气定神闲,泰然自若,他料想朱雀天尊绝不会如此戏谑,有失法度,多半是爱搞笑的老布袋又在调皮了。

    “老布袋,快出来!不要在庙宇捣蛋!”

    元玄子对着藏在圣像后的疯子喊道。

    那人还不出来,照旧说:

    “阳里**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

    劳形按引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狂。

    举世谩求铅汞伏,何时得见龙虎降?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金丹。”

    “何谓金丹?”元玄子见老布袋还不出来,便故意逗他。

    “金者,坚刚不坏之物;丹者,混成无碍之象。

    坚刚不坏,混成无碍,浑然一气,如天之虚圆不测,无物不包,无物能伤。故道成之后,号曰天仙。

    因其永久不坏,又曰金仙。

    因其隐显不测,又曰神仙。

    其实金仙、神仙,总是天仙。

    欲修天仙,舍金丹之道,余无他术。

    这个金丹,即人秉受于天,至善无恶,良知良能,圆成无亏之灵根,乃先天至阳之气凝结而成者。

    其中含阴阳,藏五行,有其气而无其质,非一身后天有形有象,浑浊之物可比。

    若经阴符阳火,煅炼成熟,永远不坏,名曰七返九还金液大还丹。

    金丹者,混成本性之别名,非本性之外,又有一金丹。这个丹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乃仙佛之种子,圣贤之根本。

    但未经火煅炼则阳极必阴,圆极必亏,落于后天。知识开而私欲杂,气质发而天良昧,良知良能,俱变不良,无复纯白之体,故古圣人设金丹返还之道,使人人归家认祖,复我本来原有之物事。”

    “如何谓之复返?”元玄子又问。

    “返者,我已去而复来之说,还者,我已失而又得之谓。夫本性灵根有昧者,皆因阴阳不和,五行相伤之故。

    若果阴阳合一,五行攒簇,仍是当年囫囫囵囵,圆成故物矣。二物者一刚一柔,一健一顺,一真知,一灵知,一真情,一灵性。

    真知具于道心,主刚健,发而为真情;灵知藏于人心,主柔顺,含而为灵性。

    真知灵知分离,则健非所健,顺非所顺,刚柔失节,真情灵性变而为假情假性矣。真知灵知相合,则健所当健,顺所当顺,刚柔随时。

    假情假性,变而为真情灵性。

    仙翁曰:二物会时情性合,岂不太煞分明?”

    “话都让你说完了,天下修道你第一,现在可以出来吧。”元玄子说。

    “哎呀,你这牛鼻子老道,真是无趣,跟你玩躲猫猫都不懂,哼哼哼。”

    老布袋一把扯掉头套,从三米高的圣像台上空翻而下,落地无声,尘埃未起。

    再看那身装扮,囫囵一块灰不灰黑不黑的粗布,对折后中间掏出圆洞,将脑袋朝外一钻,妥了,此人正是号称江湖四大高人之一的老布袋,住在昆仑山上烧掉自家玉真门,以闲居度日。


第302章 文王庙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