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一仙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历史痕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1958年改为兴庆宫人民公社下属的一个生产大队。在*****以前,该宫道士除从事正常宗教活动外,还进行生产自养活动。

    1957年,全宫粮食产量达到28600公斤,人均260余公斤,除道士口粮外,还完成了向国家缴纳公粮和出售余粮的任务。当年,该农业社被评为西安市农业生产红旗单位。

    至1958年,因部分道士去世、迁走和还俗(15人),八仙宫道士人数下降为63人。当年除因水利兴建有效,粮食继续稳产外,经济收入总额达到26000余元(其中农业收入18015元、房租4200元、香火4000元),人均400余元,基本上达到自养水平。

    到1962年,道士人数降至50人,各项收入总额近22000元,各项支出之外,年余8000余元。道士生活费收入每月平均最低7元、最高21元。

    *****初,八仙宫受到冲击,经籍大部被焚,碑石、造像也受到很大破坏,道士纷纷出走。

    其后,宫观建筑分别被西安机床附件二厂、新城区农副局综合厂等单位占用,留居宫内的15名道士均参加综合厂劳动,宗教活动停止。

    1981年11月,西安市宗教事务处向上级报告认为,八仙宫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道教唯一道观,应予以保护,占用单位应予腾出,在西安市宗教事务处领导下,由道士管理。

    次年国务院批准八仙宫列入全国重点宫观名单。

    1985年,占用单位全部迁走,并赔偿损失费10万余。此后,在道观管理小组领导下,对宫观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经过6年时间,耗资160余万元(其中国务院宗教局和西安市拨款36万元、银行贷款20万元、集资100余万元),共完成了8200多平方米的古建维修工程,还建成了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商业街。除西花园尚待重新规划建设外,中路各殿及东西跨院均整修一新。

    1992年5月16日,八仙宫举行了修复落成、神像开光、监院升座典礼,为八仙宫当代历史的盛会。此后,该宫宗教管理体制臻于健全,设有监院和八大执事,现有常住道士40余人。

    二、八仙宫殿堂布局

    八仙宫总体布局为中庭各殿、东西跨院及西花园。中庭部分依次为(由南至北):大照壁、牌坊、商业街、山门、灵官殿、八仙殿、斗姥殿。东跨院有吕祖殿、药王殿和太白殿,西置库房、食堂、道士宿舍及陕西省道教协会办公室。闪舞小说网..西跨院有邱祖殿、云隐堂和西安市道教协会办公室及招待所。

    灵官殿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间重修,五楹。

    八仙殿明正德年间扩建,清康熙年间重修,五楹。

    斗姥殿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修,五楹。

    吕祖殿创建于清康熙初,嘉庆年间重修,三楹。

    药王殿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

    太白殿亦建于嘉庆年间,三楹。

    邱祖殿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

    云隐堂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

  &

第325章 历史痕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