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一仙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 悔落黄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阳滩旁有三洞,乃紫阳真人所居,称为紫阳洞。县名本此。

    车子在马坡岭以西不到200米的江边悬崖上颠簸,忽见有座道观,指示牌上写:洞真道观。

    “我们今晚就暂住这里吧。”燕玄龙说。

    沿着不到一米宽的水泥路慢慢前行,一边是悬崖下滚滚的汉江,一边是水电厂的高大围墙。稍不留神,就可能摔到几十米以下的江里。开到一半,没有路了,少年无奈地将车子向后退去,折腾到天亮时到达紫阳城,然后坐船南渡汉江后登岸沿山路抵路紫阳沟,蓦然看到明代潘大铖摩崖石碣:

    石径藤萝古洞天,松风竹月任年年。

    游人莫道神仙远,我肯回头我亦仙。

    少年把他们三人放下后,掉头就走了,连名字也未留下。

    三位道人筋疲力尽,颓然地坐在紫阳宫前,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据清乾隆《直隶商州志建置》记载,紫阳宫是北宋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修炼之地。

    紫阳真人,名张伯端,北宋进士,字平叔,天台人,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金丹派南宗的祖师,道教奉为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少业进士,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亡之术。人称紫阳真人有神仪八极之表,道貌堂堂,威仪凛凛,道法高超,世人莫及。

    张伯端曾为浙江一名县令,平时喜欢吃鱼,在官办事,家人送膳。有一次,众人以其嗜鱼就把鱼藏在梁间跟他开玩笑。结果他竟怀是疑奴婢偷窃,回来后打骂奴婢,奴婢上吊自杀。一天有虫从梁间掉下,他起身看去,方知是鱼烂虫出。

    张伯端则喟然叹曰:“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因赋诗云:“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统统焚烧。然后他就按火烧文书律遣戍,成为了囚犯发配岭南。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刘海蟾(五代道士,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被授以金丹药物火侯之秘,乃改名用成,号紫阳。

    张伯端坐累谪岭南兵籍后,由于官场无望,遂在晚年浪迹云水(今广东乐昌县),访求大道。治平年间(1064~1067年),适逢余杭陆介夫知桂州,得以引置帐下,典机要。熙宁二年(1069年),陆介夫改知成都,张伯端随同前往,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刘海蟾(五代道士,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被授以金丹药物火侯之秘,乃改名用成,号紫阳。

    陆介夫死后,张伯端失去依托,遂自成都归于故山。回临海后,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乃扬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山矣。其后,张伯端再次出山,转秦陇。并遵陆介夫遗嘱,往荆南(今湖北江陵)得转运使马处厚资助,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陕西紫阳县紫阳洞)修炼。

    张件端久闻商山乃人杰地灵之地,商鞅封邑,四皓隐居,葛洪修炼,陶渊明以商山为模版创作了桃花源,便前来商州。当到龙驹寨时,被美丽的风光吸引,便在鸡冠山一洞中住下修炼传道。

    他盛赞鸡冠山融四大名山之精华于一炉。(有华山之雄险,兼青城山之幽静,俱峨眉山之秀俊,纳天台山之奇特。)紫阳真人在鸡冠山洞中撰写了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思想的著作——《悟真篇》。


第390章 悔落黄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