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卷(30)[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徐东海了解了一下地质灾害的人员伤亡情况。龙坑村后山发生了严重的滑坡,山皮被刮去了一层,洪水带着泥土和石块,从后山冲进了村里,将半个村子埋了。粗粗估计死亡人员在五十人左右,具体数字还在统计之中。
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市军分区司令员跑上前来报告,明州军分区四十八名抢险队员完全集结完毕,请首长指示!
徐东海,感谢全体指战员的辛勤付出,请大家回基地休整,准备明天继续奋战!
司令员提出个请求,希望他能到剖队吃晚饭。徐东海握着他的手,,你的饭我就不吃了,我给你一个任务,另派几十名战士,在沿江两岸设岗巡查,没准还能救上几条命来。这时候多救几个人,比吃山珍海味都强。
司令员喝过通讯兵,利用无线电,转达了徐东海的命令。一边的救护车还停着,一群医务人员站在车边,大概在等徐东海接见。徐东海向他们挥了挥手,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把受伤的群众送医院救治啊!
医务人员,这才个个掉头上车。这一幕都被一边的记者们拍了下来。救护车走了,记者又把镜头对准了徐东海,有的已经按下快门喀嚓喀嚓地拍了起来。徐东海,记者朋友们,请大家把镜头留给那些在抗灾一线的基层干部们,我就免了吧!听他这么一,钟金松便把他们都打发走了。
现在,留下来的都是省市的干部了。徐东海对钟金松,我们都去机关食堂吃饭,边吃,边把情况拢一下。边,边走向郭继勇的车。
午饭虽然吃得迟,可经过这么长时间,徐东海早就饿了。在指挥艇上,其他人都弄了些面包蛋糕之类,填过了肚子,徐东海却要保持首长形象,半颗食物都没有吃。现在已经接近八点钟了,市里肯定要替徐东海准备晚饭,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在机关食堂准备,而是准备在市委招待所。听徐东海要去机关食堂吃饭,知情的人都有点慌了。钟金松和高道诚,自然不管吃饭这种小事,市委秘书长朱春彩有些手忙脚乱,将杨德水拉到一边,,杨处,你看这事怎么办?机关食堂没有准备,人都可能已经下班了。
杨德水明白秘书长的意思,他希望自己去做徐东海的工作,改到已经定好的餐厅去吃。这种话,杨德水怎么能?谁谁找死!抢险救灾紧张关头,领导还上饭店大吃大喝,传出去成何体统?可看着朱春彩可怜兮兮的眼神,杨德水还是有些不忍,便问他,你原先安排在哪里吃?
秘书长,市委招待所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杨德水,那还不简单?让他们把饭菜送到食堂就是了!
朱春彩尽管没有达到目的,但还是很开心,毕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叫了一辆车,飞奔着打头阵通知去了。
汽车回到市委,市里的许多领导都等着跟徐东海见面握手。徐东海哪里还有这个心情,摆摆手,俗套就免了,我们抓紧时间把肚子填饱,后边还有许多事等着大家去做呢!
台风一来,各地表面上肯定都重视,但真正落实的工作却不见得,对省委的指示精神执行也不见得彻底。明州淹成这样,除了客观原因,主观上恐怕也没有钟金松所的那么简单。历史上有许多经验都明,许多社会问题平时都被粉饰太平了,一旦碰上自然灾害,便暴露出来。
徐东海当上省委书记后,其他各市的班子都动了动,唯独明州没动。没动,不是他不想动,而是缺少时机。明州是江海省**胡学元的老家,也是柳树智的老家。一个地方连出了两任省委书记,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徐东海深有顾忌,担心动了胡学元和柳树智的自留地,会引起他俩的强烈不满。中午,徐东海如此迫不及待从荻州赶往明州指导抗灾,甚至可以是冒着生命危险,会不会是冲着明州的班子变动来的?杨德水想过这问题,却没有多少头绪。
到了食堂,却不见朱春彩的影子。食堂里也没有几个人,这并不奇怪。食堂是单位提供工作餐的地方,现在早过了吃饭的时间,该走的人都走了。今天的情况更特殊,许多领导都分派下去指导防台工作去了,不相关的人肯定早早就回家了。呆在食堂吃饭的,只有这样几种人,一种是年轻的单身汉,一种是确实工作忙,晚上需要加班的。绝大部分干部,不是晚上有饭局,就是回家吃晚饭,谁也不会留在食堂吃中午剩下的饭菜。食堂通常都是包给饭店来经营的,人家也要讲效益,不会随意浪费,晚餐肯定是好不了。还有,大部分食堂服务人员到了时候也就打道回府了。杨德水上厕所时,经过厨房门口,顺便瞧了一眼,里边只有两三个不知是厨师,还是服务员,正在手忙脚乱地洗菜,做菜。一个机关干部模样的人,在一边指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领导们都在包间里坐下了,杨德水目估了一下,满满的三大桌子,应该有三十五六个人。这房间还算大,可也禁不起如此拥挤,感觉就像一堆浮萍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可是,桌上什么食物也没有,只有一大瓶凉茶。杨德水在门口转了一圈,又退了出来。刚刚还在厨房里指挥的干部,端着一盘炒粉干过来。杨德水拦住他,朱秘书长不是让招待所送菜过来的吗,食堂怎么还在弄菜?
这干部到是认识杨德水,他,杨处啊,你不知道呢,招待所离这里有三四公里,要放在平时,这点路也算不了什么,可现在不同,许多地方还有积水,只怕要晚一会才能把菜送过来了。朱秘书长就是担心这个,才让食堂先炒份粉干,给大家填一填肚子。食堂又缺人手,我就给领导们当服务员了。
杨德水,辛苦你了,我们都是服务员,为领导做好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那家伙苦笑了两下,端着盘子走了。
杨德水进了隔壁的房间。在房间用餐的,不是秘书就是司机,还有几个跟队服务的小职员。
刚坐下,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也端着一盘炒粉干进来,托盘里放着十几条洁白的热毛巾。女孩子也认得杨德水,把炒粉干往桌中央一放,伸手拿起一张毛巾递给杨德水,杨处,给你!杨德水接过毛巾,看了这女孩一眼,心中不由得一动,她长得真漂亮,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有身材。这一整天忙下来,累得脸上的毛孔都堵塞上了,紧绷绷不,还有种油腻的感觉,像糊了成面粉似的,给热毛巾一擦,真是舒服,仿佛打了蜡一样,脸立刻又光鲜起来,人也精神了许多。
就在他的脸享受的时候,别人都已经动筷子了。大家都饿坏了,盘子里的粉干量又少,一人一夹就差不多没了,等杨德水拿起筷子准备伸手去夹,已经光盘了。
见有电视机,杨德水拿起遥控器去调。这种老式的电视,遥控器也个别,乱按了一通,居然还是调不出画面来。刚好有个服务员进来,后边跟着那年轻的女孩。杨德水对服务员,电视开起来看一看。
那服务员也不懂,年轻女孩,让我来!她接过摇控器,又问杨德水要看哪个台。杨德水,江海台。
年轻女孩动作利落地调到了江海台,恰好是广告时间。这几个广告,杨德水都熟悉,知道很快就是省内新闻播报时间了。他没看广告,而是看着年轻女孩,越看越觉得有味道,特别是她那双眼睛,亮得像黑夜里的星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明亮的人,通常都很聪明,眸子清澈的,心灵也聪慧。她的睫毛很长,眼皮张开来的时候,让她的眼睛越发显得有神,合起来时,又是另一种感觉,就象两扇门,把心灵上了锁,外人不得门而入。
从她的打扮和气质看,应该是市委或者市政府的人。他又睃了她一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飞快地还了他一眼。也不知是因为刚刚热毛巾擦了把脸,把脑子擦清醒了,还是女孩子的明眸启迪了他的灵智,他觉得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她。她有点害羞地,我叫林新碧,请杨处长要多多关照。
第三十四卷(30)[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