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迫在眉睫的任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句话当然不是韩文昌无意中说漏了嘴,他本来就是故意的。
不这么说,他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要跟ibm合作,才能将巨磁阻技术迅速推向商业化。一个能颠覆整个产业的技术,一家独享跟两家共享的收益自然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而且这个借口在库尔森看来应该是可信的。
技术屏障这种事情可不是秘密,高精尖的设备对华禁运也不是一天两天,实际上这种禁运范围了不光是华夏,也包括了世界上一系列跟西方价值观不太相符的国家。
所以说韩文昌这句话就是营造一个双方可以互助的假象。
至于ibm是否愿意跟韩文昌合作,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韩文昌给出的条件并不是不可以商量,实际上,他的本意只是能够获得一笔资金,如果不是事情意外的顺利,库尔森又表现得很急迫,韩文昌或者根本不会提出刚刚的要求。
换而言之,如果ibm该项目的负责人是个傲慢自大,且不识时务的家伙,或者那么韩文昌只有降低条件,或者换个对象合作。
但实际上韩文昌个很清楚,对于这项技术而言,ibm绝对是最完美的合作对象,不管其他任何人合作,都不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那么韩先生,我刚才听你提到了实验用设备问题,我们ibm……”
“库尔森先生的意思是可以赞助我们实验用的设备么?”韩文昌微笑着打断了库尔森的话,他很清楚库尔森的想法,这是又想挖人了。
但韩文昌可能去ibm打几年工么?
当然不可能,那是在浪费时间,是在犯罪。95年到2000年这短短五年时间很重要,是打基础的时候,错过了这五年,未来在想有所建树,那就是千难万难,到了那个时候,硬件跟软件的巨头们已经将整个生态链都建设圆满,当互联网普及,带来的个人电脑普及之后,一切都已经成了定数,任何人想要打破这个生态圈,都要付出不可能承受的代价。
为什么后世大家都知道芯片产业赚钱,都知道国家要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甚至在美国人开始利用芯片卡在贸易战中卡起了华夏的脖子,依然鲜少有华夏的资本愿意投睿到通用芯片产业之中?
因为这个行业资本密集到让人常人难以想象,更因为生态圈已经形成了闭环。就算某个企业真的研发出了可以媲美英特尔的cpu,其他配件的兼容性怎么解决?应用的场景怎么解决?系统怎么解决?软件开发者怎么解决?
没有这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这个产业就是个无底洞。
但在两千年前这些还不是问题,起码就华夏来说,个人电脑的普及已经是2000年之后的事儿,韩文昌有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构想,打造一家能跟这些公司分庭抗礼的巨无霸公司。甚至韩文昌已经制定好了时间表,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都有了一个长期的规划。
现在是蓄力阶段,他不介意跟所有未来的竞争对手合作。
&n
第120章 迫在眉睫的任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