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思想传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飞机上对话依然在继续。
“最特殊的?您的意思是上游产业链反而比下游产业链更赚钱吗?”霍振宇问道。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韩文昌点头道。
“您是指的半导体?”李青试探了句。
“对,我说的就是半导体产业。”韩文昌肯定的点了点头道。
李青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我们老师曾经说过,半导体产业因为技术含量太高,具备高投资、高风险、高产出的特点,一旦确立了行业优势就很难颠覆,而且现在已经形成了垄断效应,现在想要入局已经很难了。”
“你们老师很有远见,但我觉得他的看法有失偏颇。如果要我说,现在入局还不是最难的时候,在等个几十年,等到现在的半导体巨头们打造好整个生态圈,那才真的叫难了!”韩文昌感叹了句。
在做这番感叹时,韩文昌脑海中闪过了另一家民族企业——华为。
在华为发展一帆风顺,进入业务增长快车道,一路风调雨顺的时候,仅仅是针对于可能处于极端环境下的假设,毅然决然的投入巨资成立了一个隐藏于华为背后的半导体子公司——海思。
海思成立于2004年,就当时的商业前景来看,这并不算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据韩文昌的了解,当时的华为主要研发部门华为实验室,下设中央软件院、中央硬件院、中央研究院跟海思半导体这些二级部门。
但海思虽然是名义上的二级部门,但实际上自主权很大,地位超然,实验室基本上管不了它,这些也赋予了海思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韩文昌不知道当时管理层做出这个决定,经历过怎样复杂心绪,但这个决定显然是极为英明的。
每年四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两万多人,掌舵人任正非给海思掌门人何庭波的交代只是一句话:“一定要站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人的依赖,就算芯片暂时没用,也还要继续做下去,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
简单的一句话,但是韩文昌每每想起都只感觉热血沸腾。
不管华为任正非这个人物被怎样的非议,又有没有错误的决策,仅凭这个决定韩文昌便觉得这位传奇创业者值得被崇拜。
而事实最终也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海思芯片出过诸如k3v2这类性能口碑都极差的消费芯片,但是这一切付出最后还是有成果的。麒麟的横空出世,让华为扬眉吐气。当然,麒麟系列只是大众所知道的,实际上海思芯片最宝贵的价值,是锁在保密柜里的备用芯片,包括国内最为缺少的射频芯片,基站端,中频的transceiver芯片,这些都属于国内技术空白的芯片技术,都在海思的研发之列。
当然,这些话韩文昌没法跟两个手下说,不然那就是未卜先知了。
“所以韩总您打算未来要成立自己的半导体公司?”李青诧异的问道。
&nb
第161章 思想传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