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 刘少保太学演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腑,值得大家学习,然后又说自己时间紧迫,马上就要去太学讲学,不能陪大家多聊了,说完便四下拱手,翩然而去
“这老头这么拽,什么来路?”刘子光问旁边的人
“阎老倌你都不认识,那可是范先生的同门师兄弟,姜侍郎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老师呢”旁边的京城人士很轻蔑的看了刘子光一眼解释道,若不是看他穿的体面,恐怕就要送个乡下土包子的称呼过来了
刘子光对阎老倌确实没有印象,不过他知道最近满清朝廷一直在民间寻访饱学之士,为旗人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作粉饰,想必这个老头就是他们找来的“托”,至于说什么范文程的同门,姜侍郎的老师,恐怕都是噱头而已
阎老师要去太学讲学,这引起了刘子光的兴趣,北京的高级教育机构分为国子监和太学,国子监的学生都是旗人勋贵子弟,贝勒贝子什么的,而太学面向的则是汉族官员的子弟,满汉官员之间泾渭分明,连子弟的教育都要分开,阎先生去太学讲学而不是去国子监,这说明他肩负的是和范建一样的洗脑任务,只不过范建洗的是老百姓的脑子,阎先生洗的是高端人员的脑子而已
太学生们是满清的官员后备军,他们的忠诚与否关系到旗人的统治稳固程度,所以朝廷很重视对太学的教育工作,配备了许多名家做教授,这些年来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学术方面的造诣远比充斥着旗人子弟的国子监要高,太学的师生们自以为简直可以和南方的东林书院比肩了
太学隶属于国子监,同在安定门里东侧大街上,院子里古槐成片,夏日的北京正午还是很炎热的,而在太学树影婆娑的院落里,书声阵阵,凉风习习,一派宜人的景象,五品的掌教,六品的博士,从七品的助教,还有典学和掌固们围在门口等待民间隐居的国学大师阎崇勉先生的到来
阎先生是世外高人,一直隐居在燕山之中潜心研究学问,纳兰明珠大人三顾茅庐才将其请出山来,在场诸人虽然都研读过阎先生关于明朝昏庸政治制度的文章,但是并没有见过其庐山真面目,阎先生为了
7-45 刘少保太学演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