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第 1 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https://www.biqugej.com/

    赤脚从木质的浴盆中走出。

    浴盆里满满的水,和皮肤上的水迹,都如同阳光下的雪,迅速消失。

    只留下了光洁的肌肤,在复古的烛状灯光下显出玉一般的质感。

    水波样的流光在身上淌过,转瞬变成了一身简单的月白色中衣。

    将身后如瀑的黑发松松束起,林黛玉走入卧室,先将妆柜上那雀卵大的五色玉拿起,系在了脖颈上。

    目光一转,落在了妆柜上,与古色古香的典雅环境颇不相称的手机上。

    虽然是“内供版玉龙牌手机”,请了东海里那只蛟龙做代言。但要外观,和外界的长条形手机也没什么区别。

    林黛玉叹了口气,拿着手机坐到了书房的躺椅上,纤手轻挥,躺椅对面的那副芙蓉图就缓缓向上移开,露出了一块充满科技感的投影屏来。

    她滑开手机,将手机画面与投影屏相连。

    点开了名为“绿江APP”的读书软件,搜索“红楼”二字。

    根据一句话简介,随意选了一本不带“林”,也不带“黛玉”,性向还不是言情的文。

    靠着椅背,一手支着下颐,面无表情的看了起来。

    想想账户里的一大堆零,林黛玉一点也不想感谢异能者联盟管理人员的这番“好意”。

    当年八晋九的时候,她确实是因为看到了一篇恶心无比的推女类红楼同人,看到那穿越男连贾母都不放过,气得一时暴走冲破了关隘,顺带淹了整个金莲岛……

    但都已经受过那种刺激了,还有什么同人,能让她看到暴走?

    何况,金莲岛在局域里屏蔽了好些年的“红楼相关”,如今解除屏蔽,她瞅着,同人文已经正经了许多?

    最后,她感觉,九晋十的关隘和之前完全不同。

    不是靠“暴走”之类的方式能冲过去的。

    只是,大战在即,不管是异能者、英灵、神侍,还是妖、魔、鬼、怪,哪家都是一样,十级“阁下”的数量能多出一个来,都是好的。

    林黛玉也能理解联盟的焦虑。

    反正正常修炼早就没了效果。

    看同人就看同人吧……

    正看着,手机上出现了一个视频邀请。

    看看名字,林黛玉的中衣上,就再次水波流动,出现了一件系好的浅红色褙子。连脚下也出现了一双鞋子。

    看起来,不但花纹清雅别致,料子也都是上好的绸缎。

    端正坐好,接通视频。

    一个羽扇纶巾,容貌英伟的男子出现在了投影上。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心力消耗过度的原因,脸色颇为苍白。

    林黛玉微微欠身,“诸葛先生。”

    这男子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九级英灵。

    同样是被人类英灵使召唤的英灵。

    和林黛玉不一样的是,他是历史类英灵,英灵使也还在。

    只是,为了让这位即将在接下来的大战之中担任总指挥的英灵不至于受到英灵使影响,他的英灵使主动接受冰封,陷入了沉眠。

    还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位武侯、诸葛丞相,不但是历史类英灵,多半还是历史类英灵之中受到“众生意念”的正面加成最强的一位。

    本身就足够强大,在“众生意念”的加持下,即使原本不是“千古第一聪明人”,如今被召唤出来的,也真正成了“多智近妖”的“智慧化身”。

    “林姑娘,你在看红楼梦的同人文?”诸葛亮并没有寒暄,直入主题。

    林黛玉无奈道,“也没有别的办法。”

    “但,林姑娘你应该知道,你现在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你是第一个走到九级巅峰的幻想类英灵。但是……”

    林黛玉将手机放到一边,双手叠放在腿上,坦诚的道,“但在幻想英灵之中,我本来也是根基最差的那一种。”

    视频中的人轻摇羽扇,“原来林姑娘心中明白。”

    “我当然明白。我不知道别的幻想英灵,未来会不会在九晋十的时候遇到这个关隘,但于我而言,我已经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林黛玉这个人,并非真实存在。即使是作为幻想人物,也没有完整的人生。”

    首先,她的来历是《红楼梦》。

    但《红楼梦》是一本没有完结的。甚至连权威的,被真正认可的“后四十回”都没有。

    至少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期间,她和“神瑛侍者”贾宝玉一起被英灵使召唤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后四十回”。

    后面官方定性的“后四十回”和早期的电视剧影响很大,但真正喜欢,能在众生意念中占更大权重的人,也多半都不认可那个结局。

    包括她自己。

    其次,单《红楼梦》这本,由于诞生的年代,那特殊的环境因素,作者做了太多的掩饰。

    “将真事隐去”、“未最后定稿”,导致前八十回的内容,也有“时代背景描述混乱”、“时间线混乱”、“事件不知真假可能只是隐喻”等等问题。

    最后,这本不曾完结,不曾定稿,当然也就谈不上官方出版。最初都是手抄,后来刊印的版本也有许多。

    不少手抄者都喜欢加上点自己的看法,加上漏抄、误抄等等问题,哪怕只是前八十回,不同的版本之间也有各种冲突。

    有个脂评,成了后人考据的一大凭证,可脂砚斋终究也不是作者本人,有她/他自身的非常鲜明的主观偏好在。反而成为一些冲突的源头。

    如此种种,对研究者来

第1章 第 1 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