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缘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么积极是头一次吧。
另一边,唐辰站在屋门口,盼着彦子瑜准备完就出发。两人出了区,沿着金鱼池那条路拐个弯儿走到天坛北门。进去之后,姐弟俩找了个有课基本不去的地方。放下东西就开始活动身子,将京剧里那些要用的身形都练一遍。带到全套练完,浑身出汗了。也差不多6点了。公园里开始有老人进来遛弯、锻炼身体的。
“咱们落落汗儿,把东西拿出来练吧。”彦子瑜看时间差不多了,叫上唐辰开始练。两个人先冲着院墙,吊了吊嗓子。然后收拾东西,往人多的地方走了几步,撂下马扎儿落了座,一个拉弦儿、一个打鼓点儿。从西皮到到反二黄,从慢板到板,能拉的、会拉的曲牌都练了一遍,两个人配合地倒也默契。路过的游客见着稀奇开始拿手机拍照。
按,这个年纪的孩练这个是有些奇怪的,但旁边的老人们不像游客。他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见惯了面前的孩练早功,也就没什么可稀奇的了。
彦子瑜把自己的那一套都练完,看了看已经过了兴头儿,有点犯迷瞪的唐辰。“醒醒吧,那你的板练练。”
本来开始有些犯困的唐辰赶紧收起手中的单皮鼓,抄起板开始打。为了显示自己刻苦练过,还玩儿了些花样。彦子瑜听着唐辰练了半个时的板,也知道板这东西他从喜欢,背后下的功夫绝不比自己学京胡下的功夫少,没在难为唐辰,赶紧收了东西趁着公园还没上人赶紧离开。两个人除了公园北门,直奔豆汁儿店吃早点。等回了家,已经是9点半了。
这一天,姐弟二人回去后什么都没。第二天接着来一遍。
周日下午上完课回来,彦子瑜看了看唐辰。唐辰立马会意,屁颠儿屁颠儿地跟了进去。“老弟啊,我有个问题。进梨园行苦,我坚持练早功无论寒暑的苦,你见过也试过。曲艺和梨园行白了是一家,也很苦。你怎么就想学这个呢?”彦子瑜问道。
“姐,那你为什么要学京胡,为什么要接触京剧啊?”唐辰不答反问。
是啊,我为什么想学呢?一开始不过是看着爷爷的背影,感觉很帅,那种从头到脚散发出来的无人能比的气场,摄人心魂。可到了后面,却发现自己是真的爱这个京胡,爱这个古老的行业。大概……表弟也是这样的吧?
“成,我不问了。你下定决心苦练就行。我帮你劝劝爷爷。可先好,不成功你可别怨我。”彦子瑜道。
“姐,只要你劝。不管成不成功,我都乐意。”唐辰见自家姐姐松口,赶紧表示自己的态度。
彦子瑜见唐辰如此,也就只好找到爷爷,将事情原原本本地给老人家听。
其实,彦寿评既希望自己的子孙能传承自己的衣钵,又不希望他们拿它当职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可不是着玩儿的。那是要下苦功夫的。平时让孙女和外孙子当个爱好学一学也就罢了,若是真要当成职业,后面的苦还多着呢。多少个投身梨园的一辈子出不了头,又有多少个好苗子因为种种原因泯然众人。曲艺虽然不是梨园的买卖,但是二者也算是同出一源。这孩子能行吗?
至于彦子瑜是怎么劝彦寿评同意唐辰去上戏校的先按下不提,总之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是软磨硬泡让老爷子点了头,赶在戏校招生结束前一周,将材料交了上去。
转间就到了考试的日子,唐辰因为父母都在国外工作,家里老人又上了年纪。所以陪他去考试的,只有彦子瑜陪着他。两个初中生就这么带着材料直不楞楞奔向考场。因为唐辰报的是相声班,所以准备的大多是口条上的东西。这个考试唐辰是胸有成竹的,但因为听考官们比较严厉,心理还是有点忐忑。这一忐忑不要紧,他把带来的板外在了外面。等他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人已经站在了考官面前。
不过好在唐辰人机灵,反应也。拿手打着节奏,硬着头皮唱了一段板书。考官见他还挺机灵,又临时抛了几个问题。唱完一段板书,唐辰找回了点感觉,没有那么紧张了。应对问题自然也是得心应手。考官见他反应不错,也没什么就让他离开了。
等出了考场,唐辰老远就看见站在外面急得直跳脚的彦子瑜。
“怎么样?怎么样?你没拿板,我又没法送进去。急死我了!”彦子瑜焦急地问。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虽然没板,但是拿手打着拍子也算是唱下来了。现在就等初试的结果就成。”同其他考生一样,唐辰一考完也就不再想刚刚经历的事了,反正想了也是给自己添堵。话是这么,但是一直到复试结束放榜那天,一颗心才算是落下。这学,他考上了。
其实放榜那天,彦子瑜要比唐辰还要提心吊胆。她可是在爷爷面前打包票,唐辰一定会考上。这要是考不上,别唐辰了,就连自己也得跟着吃瓜捞。往后的早功可是要翻着倍地往上加的。好赖人是考上了,不用天天担心是不是又要翻倍练功。
在2011年的夏蝉声中,这二人与德云社的缘分便悄悄埋下。唐辰为了学曲艺,为了进德云社,可是拼命学习,拿出了博览群书的劲儿。至于彦子瑜,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和德云社有什么交集,每天按时上下学。没事儿练练早功,拉拉京胡她就已经很满足了。
第2章 缘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