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銮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https://www.biqugej.com/
这边厢下了场,司鼓老师手底下换了导板,就见上场口,一队侍女并内侍上来两两并排亮相,站在舞台两侧。
夏老师一身明黄皱缎五彩线绣勾金凤穿牡丹团女帔,梳着古装头,从台侧上来,彦子瑜拉入散板,就听他唱道,“陪王伴驾龙恩宠,执掌西宫伴君眠——”了半天的貌美潘氏终于来了。
一句唱完,彦子瑜停了下来,就听夏老师在台上道,“本宫潘氏,我父潘洪,只因杨家七郎,打死我那兄长,故此结下仇——恨,圣上受了他的蒙蔽,将我父拿进汴梁,要命寇准审问,我想此人铁面无私,恐查明此时与我父——不——便——。是我今早在正宫国母台前,套下半副銮驾,去至御阶与他作对。”
就听他喊道,“内侍”,“有!”这一声“有”把台底下的观众们吓了一跳,不是声音太大,而是这声音的主人是陶云圣。
杨六郎不是告状吗?怎么跑潘妃这里当内侍了?等观众们反应过来,又哗的一下笑开了。
要也是没办法,这一出戏大大的角色实在太多,单独再请演员吧,又犯不上。干脆郭老师拍板,不耽误戏的演员一个人能多赶一到两个角色,就多赶点儿。这才有了杨六郎和大太监是同一人,刘裕和管车马的大太监是邱老师的情况。
台上夏老师也没理会观众的反应,径自开口道,“半副鸾仪奏上摆驾御街——”
就见陶云圣画着花脸,头戴金胎太监帽,身着绿缎线夹金绣团花太监衣,手里的浮尘一掸,口中喊道,“摆驾御街啊!”
就见邱老师身穿红缎绣团花太监衣,手持两面车轮旗走了上来。夏老师理了理水袖,手扶住两面旗子的旗杆,唱道“吾皇做事忒不成,”唱着朝两边看见都是自己人,复又唱道,“不该将我父拿进京。内侍臣摆驾御街进。寇准到来见机行。”
看来潘妃还没被帝王的宠爱冲昏头脑,还知道这话不能大拉拉地出来。
彦子瑜停下散板,锣鼓老师紧接着换了大锣圆场,就看见四衙役、二皂隶、班头等八个人随着鼓点站定,郭老师再次上得场来,抖了抖水袖,按着散板唱道,“龙凤阁辞别了八王御驾,奉圣命到西台审问二家。”
就听旁边的四衙役喊道,“銮驾挡道哇!”怎么有銮驾挡道?那咱们回避吧!
“吩咐声速转道回避凤驾——”就听司鼓老师带大锣有敲起圆场,台上的衙役们赶紧跑个圆场下去,郭老师继续唱道,“犯纲常无礼仪要把头杀——”唱完也赶紧转身跑了。废话,再不跑杀头了。
陶云圣演的大太监见寇准跑了,朝那边假模假式、探头探脑地这么一望,转个身朝夏老师禀报,“寇准转道。”
“吩咐转道拦他”着伸手一指,彦子瑜接着拉起散板,就听夏老师一脸得意,“满江洒下千丝,哪怕鱼儿不上钩。”
话音刚落就听彦子瑜所处的舞台右侧传来一阵喊声,郭老师领着一帮人从后面绕了过来,再次碰到了拦路的潘妃,彦子瑜继续拉入摇板,“一霎时转至在天汉桥下,做忠良必须要答报皇家。”
就见陶云圣朝着郭老师一甩浮尘,“皇家在此啊!”
诶呀!咱们又见面了哈,娘娘您先站这儿歇会儿,我老寇还有事儿,回见吧您!寇准心里是这么想,但是口中唱道,“吩咐声速转道回避凤驾。这才是花随水水不恋花。”唱完一群人又呼啦啦下去,跟催命的似的。临下去前,那寇准一脸不高兴朝潘妃甩了一袖子这才下去。
陶云圣在一旁贼兮兮地望了望,躬着身子朝着夏老师道,“启禀娘娘,寇准他又转道啦!”
哟呵!贼子又跑了哈。那潘妃怎么会放过他呢,又换了另一边继续拦路,我看你子往哪儿跑。这最后一次拦路不再是大锣圆场,而是换成了急急风。这寇准着急跑啊,最好能把西宫娘娘这块狗皮膏药甩开。
可惜这戏还得往下唱,寇准自然是躲不过去的。
此时,彦子瑜也不再用散板,而是改了板,就听郭老师唱道,“都只为奉命审问潘杨讼,文臣武将胆战惊。一家乃是皇亲国丈,一家我朝驸马公。八王爷查了清官册,霞谷县调来我寇莱公。金殿上传下旨一道,二龙相争在当中。催动了八台你们开道往前冲。”
后来彦子瑜才从司鼓老师嘴里听,有观众这个唱段,不能细想,郭老师一个人赶了潘洪、寇准、杨继业、佘太君。《杨家将》的故事前前后后这么一凑,正好是自己告自己、自己捉自己、自己审自己,要是再算上《黑松林》一折,还得加上儿子斩自己,乱了套了。不过,这都是后话。
此时,彦子瑜停下琴弦,就看场上所有人开始跑圆场,彦子瑜在响排的时候细细数过,除了七郎八虎在场的一折戏人比较多以外,恐怕也就只有这一场人数最多,连主角带配角,大大二十个人绕着舞台转圈,看上去到像是两条贪吃蛇。
就见两拨人马在台前台后来回跑,潘妃带着两个大太监左边拦
第39章 銮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