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小当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八章:箱箱豆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楚云风此刻正在制作陈皮牛肉,对于这道菜的制作已经是非常熟练了,特别是对于陈皮这一味亦调亦药的配料,使用起来很是有些心得。

    这段时间制作陈皮类的菜式,使用的都是三年的广陈皮,经过合成之后,做出来的菜陈皮味经久不散,而且清新宜人。

    而且经过1:2的合成比例之后,楚云风发现这三年的广陈皮质量已经达到了5年陈,泡水喝起来不仅提神,而且还能够消食,效果特别好。

    刚才慕晴跟李老两人喝的就是合成之后的广陈皮泡水,可是让李老赞叹了一番。

    看他老人家这么喜欢,楚云风已经提前包了一包等会让他带回去,吃完饭了喝一喝也是比较养身的。

    但是稍微有一点遗憾的是,昨晚问了一下吴老板,这50年份的广陈皮仍然还是没有打听到消息,看来还是得等上一等。

    李老这突如其来的兴致让三人立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楚云风第一个反应过来,马上将腌制好的牛肉丢进了橱柜,把位置让了出来。

    郭逵跟胡月的反应也不慢,同样是把面包胚放进了橱柜,手都不愿意洗了,直接就围了过来。

    “哈哈,我就是来凑个热闹的,本来都打算回去了,看你们做得很专注,忍不住有些手痒了。”

    李老是突发的兴致,看到三人那用心做菜的样子回忆起了自己年轻的过往,这才想要露一手给家瞧瞧,追忆一下自己的青春。

    “我们可是求之不得啊,要不您多露两手,郭逵和胡月那边还有两个位置呢!”

    楚云风看到李老兴致很高,便笑着开起了玩笑,这一个位置做一道菜正好是多露了两手。

    “有道理啊,老爷子,要不试试看?”

    郭逵连忙发起了助攻,不管楚云风是不是开玩笑,如果真的再多露两手的话,那绝对是家的福音。

    胡月也猛然一个劲地点头说道:“西餐最简单,老爷子提点提点?”

    看到这三个家伙打蛇随棍上,李老这老江湖心里像是明镜似的,根本就不接招,他将围裙一穿之后说道:“你们三个啊,想得美!”

    哈哈~!

    三人同时笑了起来,就连本来打算要送李老回去的慕晴也跟着乐了起来,看到又能够品尝一道菜,也很好奇了起来。

    “这是一道很传统的老川菜,而且历史很悠久了,是一道豆腐做的菜式,而且比麻婆豆腐都还要早。”

    李老其实也不算是一时兴起,主要原因还是之前在喝茶的时候看到楚云风从橱柜里面拿出了一块豆腐。

    这豆腐跟平常用的不太一样,是一块老豆腐,跟店里平时用的都不一样。

    “你刚才那块豆腐呢?怎么找不到了?”

    李老将橱柜打开之后,翻找了半天都没看到,于是便询问了起来。

    “在郭逵那边的橱柜,这是早上送货的时候他们发错了,多塞了一块进来,这是老豆腐啊,是一道什么菜呢?”

    楚云风示意了之后,郭逵连忙从下面的柜子将这块所谓的老豆腐给拿了出来。

    摆出来一看,果然是一块老豆腐,因为它的颜色要比嫩豆腐要在一旁的厨师则是被忽略掉了。

    这学习厨艺的时候那能够吃东西呢?

    慕晴抿着嘴笑了起来,对李老给自己发福利很是开心,他应该是担心自己在这里站着发闷,所以才给自己准备了这份小福利。

    楚云风看到慕晴那有些小得意的表情,摇了摇头之后问道:“这道菜是谁发明的啊,怎么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郭逵和胡月也很想知道,三人不仅没有听说过这道菜,而且仔细回想了一下,似乎现在也没看到有哪家餐厅制作过这道菜。

    难道是已经失传了?

    那一定是制作工艺太繁琐,花费的时间较多,所以才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制作。

    “这道菜应该不是咱们四川厨师发明的,因为还有一个地方也有一道类似这样的菜,而且还有典故和记录。

    应该是这道菜出名了之后传入了川内,然后进行了一番改良,在食材的用量和味型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李老一边说一边将需要的一些调料准备了起来,不一会的时间已经准备了六七种了,这都还没停下来,看来需要的配料和调料还不少。

    “李老,跟我们讲一讲这道菜的来历呗,那个典故是怎么回事?”

    楚云风在学习每一道菜的时候,也是非常注重这些菜的传承和典故的,因为一道菜往往蕴含着一个历史典故,这背后都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

    学厨即是学菜,但是学菜即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国粹的精神,楚云风对此还是有很深刻的体会的。

    李老点了点头,对家的好奇也是非常欣赏,这想要将一个菜系很好地传承下去,那么菜品背后的文化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

    十来种配料准备好了之后,李老一边切泡椒一边说道:“这道菜的起源应该是在清朝的光绪年间。

    在咸丰时期,山东的博山街南头有一人张姓,名登科,乳名张九,在京城一家叫“振泰绸缎庄”的字号里当师傅。

    你们可不要误会了,这师傅可不是绸缎庄的掌柜,他可不是在外面招呼生意的,而是在后面当掌勺的,就是个厨师。

    这振泰绸缎庄的老板交友广阔,经常邀请生意上的伙伴和朋友来店里吃饭,所有人都被这厨师做的菜给惊艳到了。

    久而久之,这绸缎庄掌勺的手艺就被宣传了出去,由于厨艺的高超,他在京都被人称为“博山厨师第一人”。

    后来到了光绪年间,五十多岁的张登科因病便辞去了绸缎庄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养病,而不到一年功夫,他的病就好了。

    当时的博山一共有三产业,即煤炭、琉璃

第七百八十八章:箱箱豆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