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婚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君是什么?
世人对小君的认知呈两极对比。
第一类,觉得就是小君就是国君的女人中身份最高的,但本质上仍旧是以色侍人,只是这个色的家世格外雄厚,能够带来的利益最雄厚,这一类认知广泛存在于冀州。
这一认知对了一半,国君立小君从来都不看脸,只看能够带来的利益,谁能带来最多的利益,或是恰好符合各方势力制衡的需求,那么小君就是谁。
第二类,与国君同掌权柄者,但权力的法理性来自于国君,国君想废小君还是能废的,因而比起臣子,那些自己无力控制朝政在权衡之下更愿意配偶掌权而非权臣当道,毕竟权臣弑君相对不需要考虑太多,而配偶弑君需要考虑得就太多了。哪怕配偶的权力坐大让国君觉得不安全了,废后便是。
最重要的是,哪怕真的碰上个骨骼清奇因为权力冲突想弑君的配偶,人也一定会等到孩子生下来再弑君,如此一来,未来的国君还是自己的后代。而权臣弑君,鬼知道未来的国君是谁的后代,但可以肯定的不会是自己的后代。
这种做法在冀州之外比较常见,冀州之内比较少见,倒不是冀州的国君们在自己无力掌控朝政时宁愿让权臣当道也不愿让配偶当权。而是想让配偶执掌权柄,配偶也得有对应的能力,不然就是给人送菜。
冀州大环境下,国君普遍为男性,而女性又因为风气影响,不少国家女性接受的教育与男性内容是不同的,井雉自己便曾认真对比过自己和弟弟接受的教育内容差异,最终选择将继母给自己安排的教育扔进粪坑里,每天自学史书和偷听父亲教导弟弟。
没办法,在继母的努力下,她能够找到的最好的教材也就是史书了,但自学的难度太高,还得时不时想办法蹭课和请教井大夫。所幸早期井大夫对唯一的嫡女很宠爱,并不介意嫡女在自己教导儿子时往旁边凑。
后来,井雉很长时间都不确定自己老子什么心思,在她自学了几年后井大夫对她越来越赞赏,开始让她和弟弟接受同样的教育,甚至在她身上下更多的功夫,却仍旧选择了弟弟当宗子。
当时没想太多,只觉得有点不甘心。
长大后回头瞧瞧,阿父你拿两个合法子嗣玩赌博呢?
内有兄弟虎视眈眈,外有无怀侯觊觎,宗子之位便与井大夫一般危险。
井大夫若长命也就罢了,宗子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接过权柄,井雉再不甘也不可能同整个宗族抗衡。若井大夫不长命,宗子必是要和他一并走的,而没了宗子,因为宗子的存在而被各方势力忽略还活着的井雉将进入角斗场。
两个孩子必是有输赢的,井大夫这个庄家却一定赢,儿子和女儿不论哪个活下来,家业都还是他后代的。
井大夫这样的开明者不多,是的,虽然为人父为夫都很无情,但他给了两个孩子公平:谁能活下来谁就是下一任家主。
更多的能够接受教育的贵族女性接受的教育都是另外一套。
国君可以接受一个自私自利心里只有自己的小君,哪怕是为了自己,这样的小君也会努力将日子过好,维护国君权柄,至于爱不爱什么的,大家都是成年人,就不要那么幼稚了。
可接受正常教育长大心性贤德的小君,算了,国君还是自己上比较放心。
第二类认知并无不妥。
分封之初青帝颁布的制度中:君与后共掌权柄。
然一山不容二虎,权力的王座之上不容两个人,哪怕一男一女。
每个君都用尽一切手段压制后的权力,发展到后来,后要干政都得经过君的点头,君不点头,那就是后宫干政,君若点头,那就是为君分忧。
但实际上大部分小君介于两者之间。
不干政,但也不是纯粹的象征物与摆件。
台城是国君一家子的居所,却不仅仅是国君一家子的居所,更是一座城。
台城中有耕地,有果林,有花园,有池泽,有药圃,有舂粟纺织木匠酿酒锻造各类作坊,甚至有山....这就是一座关起门来都能自给自足的城,城邑该有的它全都有。
一座合格台城的标准便是哪怕被人围了也能自给自足生活很长时间等到援军到来,历史上很多国君便是靠着台城的防御与自给自足活下来的。
不过帝国符合标准的台城不多,打造这样一座台城太费钱了,非大国做不到,便是大国也需得几代人的营建。而且台城终究不是正常城邑,它的人口密度比正常的城邑更高,没法圈太多的耕地,不过这个问题并非无解,每座台城的仓库里都会囤着够吃好几年的粮食。
除了国君接见臣子与召开朝会的前朝是国君的地盘,台城别的区域全是小君的地盘。
很多传言中仿佛小君每天都很闲,成天与后妃争风吃醋,还真不是,对于大部分的小君而言,维持这座城邑的正常运转就已经很累了,只要国君不是想废后想废嫡立庶什么,亦或是后妃不怕死的找麻烦找到眼前,小君着实没兴趣也没精力对后妃们做什么。
未婚的国君都会着急成婚,不会轻易废后亦有这方面的因素,前者是不想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后者是怕将这个给废
第二十四章婚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