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若清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思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交道,只是知道所有的人都是惹不起的高官,是上层的人而已,也只能随口猜到:“嗯,也许,是因为他和三皇子是好友吧。之前我在客栈里曾经听有人说起过,孔侍郎好像还是因为他这个侄子的缘故,才能够当上侍郎的。不过到底是怎么样的,哪里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能够知道的?”

    想想也是,这些事哪里是一般的局外人能够猜得到的,而且,目前思考这些事情也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交往得久了,原因自然也就知道了。遂众人略过这个话题不谈。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又向李城贺请教起了关于思闻书院考试和士子聚会的事情。这个话题真是好啊,不禁让李城贺立时变得神采飞扬,就连旁边的小宝李长风,都睁大了圆溜溜的眼睛,一副生怕漏掉了一句的样子。

    原来,思闻书院作为最高的学府,入门的考试就要考六天,每两天考一个科目,每两场考试中间会有一天的时间用来休整。三个科目分别是书画,策论,和面试。每一场考试都分六个等级,分别是下,中下,中,中上,上和上上,每一场能够获得“中上”及其以上的评价的士子,便可以进入下一场的考试。整个考试过程都会由吏部和礼部派出的众位官员共同监察,务求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材。

    书画相对来说还算比较简单,只要按照规定的题目作画、配诗,再分析考官给定的文章或诗词,便可以结束了,这一科目主要是考察学生入学之前的书画功底,以及对所读的内容的理解程度,主要靠的是多年的积累,不过,能够被各地的书院推选,来到这里参加思闻书院的入学考试的士子们,自然是不会轻易地被这样的题目考倒的。

    第二项的策论,顾名思义,便知道这是要考士子们对于时事和朝廷政策的判断能力,题目大多是对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等等。这样的考试便确保了选出来的士子不是只懂得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能够在日后真正为国家出力,成为栋梁之材,就算不能成为日后的官员,也要确保会给书院带来新的、有益的观点。去年好像就是关于吏治的一个题目。

    第三场的面试,则是思闻书院里的各位夫子亲自接待每一位学子,并不会很严肃很正式,或者是规定了问每个人什么样的问题,很随意地,在凉亭里,或是回廊上,三五个夫子,和一个学生随意地聊着。而具体从什么角度来评判这个士子的表现,则一向都是不为人所知。奇怪的是,这一场的笔试,却往往是历年来考试中争议最少的部分。每一个在第三轮被刷掉的学子,一般都会心悦诚服。

    听了关于思闻书院入学考试的介绍,萧若清也觉得,在如今这样的世界里,很难想出比这更加妥当的考试了。每一位通过这样的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必定都是现阶段能够选出的最好的。尽管和地球后世的选拔方式没法相比,但是在这个年代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严格,甚至是苛刻的了。

    送走了李氏父子,萧若清便立刻扯着秦越澜,笑眯眯地问道:“小澜,你当初是不是也很想进那个思闻书院读书?”

    秦越澜回忆了一会,微笑答道:“是啊,当初我读书的那个书院,每年也有两个人可以来梁城考试,夫子每每都会让我们这些后学晚辈像他们一样,刻苦读书,以后可以来梁城考试,进入思闻书院,出人头地。”

    萧若清若有所思,继续问道:“那你现在呢?还想不想去?老李不是说,往年还有五十多岁的士子考生也会来考试的吗?何况你现在并不老。只要我们在梁城或者在江州城找一家小的书院,读上一年半年的,再请那里的夫子推荐你回来考,不就好了吗?反正你读书学东西都很快的。一定能够被推荐的。”

    秦越澜看了看萧若清那张写满了期盼的面孔,半天没说话,直到若清有些不耐烦了,才接着说道:“算了,且不说我早就没了那份心,就说现在,让我去读书做官,可能我还觉得麻烦,和你一起自在惯了,都开始懒散了。”

    萧若清听了这话,“嘿嘿”一笑,说道:“那好啊,不去读就不去好了,我只是怕你万一还有这个心愿而已,却不想你又发作到我的懒散上面来了,早知如此,就不问你了。”

第四十六章 思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