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莫问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及一个炮兵连。另有海军陆战队约一千人。共携带火炮三十门。

    意军两千余人。司令为伽略尼大校。由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排、一个辎重兵排编成。另有海军陆战队百余人。共携带火炮四门。

    奥军三百人。司令不详。主要是海军陆战队一个营。

    八国联军,除日军第五师团是整建制外,其余多系临时抽调编成。出兵较多国家的军队,一般均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铁道兵、舟桥兵等兵种,还有电信队、汽车队、医疗卫生队(或野战医院)、野战兵工厂、粮秣供给队、氢气球队(英军和法军)、杂役队等勤务分队。

    八国联军开始没有联合指挥部,作战时通过司令官联席会议分配任务。联军在北犯之前就酝酿成立统一的指挥机关,但因各国为争夺总司令一职相持不下,一直拖到1900年8月17日才勉强同意由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担任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迟至9月下旬才到达天津。

    侵华联军都装备有当时世界上比较精良的步机枪和火炮。其步枪的口径在毫米半至八毫米之间,射程为两千米左右,枪重不超过五公斤,单兵可携一百至一百五十发弹。机枪主要有马克沁、哈齐开斯、勃朗宁等,射程为两千米左右,每分钟发射四百至百发弹。火炮大部为小型的野战炮和攻城炮。所有枪弹炮弹均使用无烟火药。各国军舰的攻击力、防御力、载重量、舰速、机动能力和续航距离等,比以前均有很大提高。

    三、清朝的军事概况及兵力部署

    甲午战争以后,清军总数虽逾百万,但能战之兵不多。其有早已形同虚设的八旗兵二十万人和绿营兵近十万人,战斗力很差的勇营、练军十万八千余人,淮军三万余人,以及北京城内的神机营、虎神营等。北洋舰队覆灭后,海军没有恢复起来。戊戌政变后,慈禧为了加强京畿防御,委派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荣禄节制北洋海陆各军。荣禄即奏请编组武卫各军。“以武毅军驻芦台为前军,甘军驻蓟州为后军,毅军驻山海关为左军,新建军驻小站为右军,别练万人驻南苑为军”①。武卫五军共约万人,武器装备优于其它各军,编有步兵、炮兵、骑兵、工兵各兵种,初具合成军队规模。此外,清政府还命湖北提督张春发招募十营,编成武卫先锋左翼,江西按察使陈泽霖招募十营,编成武卫先锋右翼,以便声援京师。

    武卫各军及淮军、练军主要装备近代枪炮。这些枪炮一部分直接购自国外,一部分由汉阳兵工厂及江南制造局用进口原料仿制。主要有毛瑟、马梯尼等步枪,克虏伯、格鲁森、阿姆斯特朗等厂生产的火炮以及仿制的小型火炮。这些枪炮的射速、射程等主要技术性能,与侵华联军同种枪炮相差不远,但因枪弹炮弹大部分使用有烟火药,杀伤威力较差。

    战前,在直隶、京津地区建筑的津榆、京津、芦保等铁路已经完工,可以用来调运军队。除铁路外,北京至天津、大沽、保定、山西、宣化、张家口、承德等地,都有质量不等的道路相通。此外,从通州至大沽,还可以经北运河、白河(今海河)运输兵员、军械、粮饷。同时,这一地区各府、州、县城之间,都有有线通信线路,并可与全国不少省城联系。全区各地还普遍设立了邮政局。所有这些,对于清军的兵力机动和改善作战指挥提供了条件。

    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共有十一万三千人,其配置如下:

    北京地区约万五千人。荣禄自统武卫军三十余营一万二千百四十人,驻南苑;尚书衔武卫后军总统董福祥部二十个营千七百八十人,原驻丰润、玉田一带,6月10日后调驻北京东南郊;奕䜣部神机营二十五个营一万四千余人,载漪部虎神营十四个营八千百四十人,分守北京各城门;此外尚有八旗、绿营兵两万余人,驻北京城内。

    天津地区约两万五千人。直隶提督、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部三十四个营(队)一万五千零七十人,驻芦台、开平一带;天津镇总兵罗荣光部淮军十个营四千七百五十人,驻大沽、天津等地;总兵李安堂部淮军五个营二千三百一十八人,驻北塘、圣头沽一带;总兵何永盛部练军个营两千五百人,驻天津;工部侍郎、武卫右军总统袁世凯率七千余人去山东后,余部三千余人驻小站。

    山海关地区约一万四千人。总统武卫左军、四川提督宋庆及会办武卫左军、浙江提督马玉昆部二十五个营千八百零人,驻山海关内外(6月17日后,宋庆、马玉昆部奉命陆续赴津);淮军总兵吕本元部五个营两千五百人,驻山海关一带;八旗兵马步千余人守山海关城。

    保定、正定、大名府等地驻有练军十个营,约五千五百人。

    宣化、永宁、古北口、热河(今承德附近)一带,驻有练军十一个营三千二百余人。

    此外,清廷又于6月旬谕令各省督抚迅速挑选马步队伍星驰赴京,听候调用,并令马玉昆、张春发、陈泽霖、袁世凯等迅速统兵来京;同时,招募民团、乡勇及一部分精壮义和团员,编练成军,以增强北京和天津的防御力量。但是,各省督抚接到谕令后,或借故推诿,或行动迟缓,真正应命前来参加勤王作战者寥寥无几。

头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