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我为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郁结在心(第一更求订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此,现在对方终于改变了主意。

    “嗯,你辛劳了,去休息吧!”

    顾承睁开眼,笑了笑。

    “不累!”

    梵清惠受宠若惊,期待地道:“四大圣僧已在路上,愿在江都开坛,讲经说法!”

    佛门如何兴盛?

    高僧开坛说法,居士云集聆听,执经问难,一场盛会下来,方能扩大影响力,让百姓崇尚佛法,遁入佛门。

    否则光大兴寺院,如果无人入门朝拜,信仰缺失,那很快也就败落了。

    “静念禅院主持是叫了空吧?如此盛会,怎能缺了他,一并唤来!”

    顾承大手一挥:“办得热闹些,让那些整日怨声载道的世家,知道今生结了善果,来世才有回报!”

    “是!”

    梵清惠一怔,哪敢说了空正欲修闭口禅,驳了太殿下的兴致,更是明白所求,马上道:“佛门定不让殿下失望!”

    于是乎,江都热闹了,大街上随处可见僧侣,皆是佛门精粹,席地讲法,口吐莲花。

    当然,来此的也不单单是佛门人。

    佛门倘若大兴,关系的是整个江湖,再加上太的定武三策,魔门的蠢蠢欲动,一时间江都风起云涌,四方汇聚。

    “盛世气象,可惜苦了百姓啊!”

    欧阳希夷走在街头,发出感叹。

    他相貌威猛,衣衫褴褛,号黄山逸民,成名多年,与宁道奇乃是同辈。

    “太殿下真的会大兴佛门么?”

    他的身后,则跟着位俊朗儒雅的少年,名为王通,眼光芒闪动,露出沉思。

    此人后来成了一代大儒,仿著,仿成,识大体,通权变,向杨坚奏太平十二策,提出儒释道三教圆用说,更是桃李满天下,教出许多人才,据说房玄龄和魏征也是他的徒弟,连李靖都曾拜在门下听学,但正如杨坚的出身,众说纷纭,不知真假。

    不过王通有个孙几乎人人皆知,的作者王勃。

    此世的王通与欧阳希夷成了忘年交,正在行走天下,当得知江都有佛教法会,立刻前来。

    “此次若能见到太,奉上所学,便有一步登天的机会,该想个什么法,入太府呢?”

    游览完江都,欧阳希夷自去饮酒,王通则远远看着戒备森严,恍若小型皇城的太府邸,露出火热之色。

    学成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用,卖与识家,识家不用,仗义行侠。

    由此可见,如欧阳希夷那样的仗义行侠,实在是退而求其次再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他王通满腹经纶,怎能埋没?

    王通是极有耐心之人,在太府外一守就是整日。

    临近傍晚,他已准备回客栈,明日再来,就见远处一队僧人行至,通报后有太府侍从现出相迎。

    “成都大石寺的大德圣僧?他一向不问世事,竟也来了!我曾得过指点,理应拜会!”

    王通落在为首的老僧身上,目光一亮。

    他曾经去大石寺拜访,与众僧坐而论法,得过大德圣僧的赞赏,既然结了善缘,何不借势?

    可就在王通往那边走去之际,目光落在大德圣僧身上,突然微微一怔。

    他自小聪慧,见人极明,有种直指本心的洞察感,这一刻突然觉得这位圣僧不再是宽怀度世,反倒郁结在心,更有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邪异……

    王通面色一变,身形唰地一下闪入巷。

第四十四章 郁结在心(第一更求订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