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恒山伯陪嫁义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60恒山伯陪嫁义女
冷玉如自恒山伯府回去,便搬到青云庵去“养病”了,恒山伯府大约是心虚之故,也时常派人去探望一二,皆被冷玉如淡淡几句打发走了。绮年心里放不下,恰好是父亲祭日,便也收拾了搬进青云庵住了十日,每日里斋戒茹素,也算是为父亲做做功德。
说起来绮年本来是不信鬼神,只是自己穿越过来这种稀奇古怪事都发生了,也只好按照圣人所说,*之外,存而不论,姑且信其有,时常上个香什么,倒是真心想为父母祈祷一下来世之福。
这日已是斋戒后一日,绮年按例从前殿一直上香到后殿,殿中有个带发修行尼姑擦地,绮年看着她,忽然就想到了那日这殿里救下那人。当时连慌带乱,那人脸上又抹得乌漆八糟,连模样都没看清楚,如今事情过去了,倒能仔细回忆一下,总觉得那人眉眼轮廓仿佛有点熟悉……
到底哪里见过还是怎么……绮年翻来覆去想了半天,突然猛地握拳自己掌心里打了一下——哎,那眉眼轮廓不是跟赵燕和有那么点相似么!
不会吧,难道说,他是郡王家……绮年被自己想法吓到了。
昀郡王总共三个儿子,两嫡一庶。赵燕和不用说了,秦王妃所出赵燕平还小呢,那么这一位,从年龄上来说——只能是郡王世子赵燕恒了!
绮年心思飞地转动。如果他是赵燕恒,那么东阳侯府里那出戏倒也合理了。秦采算是他表妹,如果看见表妹落水,按常理都会上去救吧?救上来之后一看不是秦采,而是别姑娘,那——就像张殊救了冷玉如一样,要负责了……
只是,那个时候郡王世子不是应该远赴山西了吗?绮年拼命地回忆着当时吴若钊家里透露出来只言片语,说是路上遇到了山匪和流民,以致失踪,足足过了将近一个月才找到人。而且他失踪那个地方,似乎跟广东献俘队伍受伏地方不远……
这两者难道会有什么联系吗?绮年只觉得后背上有点发凉。郡王世子假称失踪,然后千里迢迢地带着伤跑回京城,就为了传递一张纸条?而且,那张纸条终还是交给了皇长子妃手里!
郡王世子,皇长子妃……难道还有皇长子?那皇上知不知道这事呢?绮年想得脑袋都疼了,心里一千万遍地后悔当初真不该来后殿上那炷香。那张纸条她是没看,就怕上头有什么知道了会死得大秘密,问题是,赵燕恒,还有皇长子那边,会相信她没有看过吗?
要不然,躲回成都去?绮年这个想法才冒出来就自己给掐灭了。呆京城,好歹她还是侍郎外甥女,若回了成都,不过是个六品亡故小官女儿,人家真要下手灭口话,轻轻一掐就够了!
绮年正这里长吁短叹地为自己小命担忧,如鹂却从外头飞地跑了进来,满脸喜色道:“姑娘,冷家来人了,冷姑娘要大喜了!”
绮年急忙问道:“什么喜?是哪家?”大喜自然只有一种喜法,但到底喜到谁家去,这就两说了。照冷玉如目前情形,如果张殊不肯娶她,那她能嫁人家只怕就必定是差得可怜了……
如鹂喘着气道:“说就是姓张呢,冷姑娘叫我请姑娘回去!”这件事里冷玉如谋划绮年始终没告诉她,就怕她嘴上没把门会漏出去,但是当日恒山伯府发生事倒也不必刻意瞒着,因此如鹂只知道冷玉如被郑瑾陷害,想让她顶替自己出嫁,不过那位张将军也是个年少有为,冷玉如真要是嫁了倒也不错云云。
如鹂是没见过张殊,但既然自己家姑娘说不错,那自是不错。事情闹成这样,如鹂也知道好结果无过于冷玉如顺顺当当嫁进张家,因此听冷家来人说是姓张,立刻就满心欢喜来给绮年报信了。
冷家来人居然是郑姨娘,绮年还没进房就听见她尖尖声音,满满喜气:“……姑娘真是有福气,恒山伯爷要认姑娘做义女,还要备一份嫁妆,让姑娘风风光光嫁给小张将军呢!张老将军远边关不能过来,但已经托了京里故旧来操办此事,姑娘可知道是托了哪家?就是显国公府上呢!张老将军当年也是显国公麾下,如今就托了显国公——后日就先遣官媒上门送庚帖了。”
绮年站房门外听了这句话,一颗心算是实实落地了,笑着走进去:“真是要恭喜姐姐了。”
冷玉如略有些苍白脸上浮起一层淡淡红晕,低头没说话,只袖子底下抓住了绮年手。她掌心微有些汗,指尖却发凉,绮年知道她这些日子也是一直悬着心,忍不住用力握了握,低声道:“都好了,如今都好了。7k7k001.”
郑姨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初时她是心疼冷玉如未能做郑琨妾,郑琨答应给自己儿子谋差事也变成了浮云;只后来一听恒山伯府还要认冷玉如做义女,又准备一副嫁妆将她嫁给大将军儿子,这可比做郑琨妾又好得多了。妾亲戚不算亲戚,可是嫁了大将军,她儿子就是大将军家正经舅爷!这一喜真是非同小可,当即自己亲自跑到青云庵来报信了。
“说起来,当初也是因着我哥哥恒山伯爷面前得用……”郑姨娘忍不住就要夸耀一下自己功劳,若不是自己也姓郑,又怎能跟恒山伯府攀上关系,又哪来这样好姻缘呢?
冷玉如微微一抬眼皮,看也不看郑姨娘,只向冷太太道:“娘,既是恒山伯府有这样意思,您还是回家吧。”
冷太太心里不胜欣喜。冷玉如策划之事并未告诉她,因此她既不知郑琨曾想纳冷玉如为妾,也不知道郑瑾娘算计,不知道冷玉如被人推入水中险些淹死,只以为女儿恒山伯府赏花时候受了风,到庵里来静养几日而已。此时她只觉得什么都好,就连郑姨娘看着也不那么扎眼了,欣然点头:“这就收拾东西回去,娘定要把一切都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
郑姨娘被冷落了一边,听了冷太太话,顿时没那么高兴了。自打冷太太进了庵堂,她真是把自己当成了后宅女主人,就是刚才来庵里报信这一路上,还琢磨着恒山伯府会送什么样嫁妆,能不能从里头留下些来贴补自己儿子。直到冷太太说了这话,她才猛然醒悟过来——冷玉如亲事就是办得再风光,那也跟她没半点关系!
冷太太这一欢喜,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张罗着就让丫鬟们收拾东西要搬回冷家去。郑姨娘一肚子憋屈,也不想多呆,拉着个脸说明日叫车来接太太,就径自坐了马车回去了。房里只剩下冷玉如和绮年二人,这时候冷玉如眼泪才如断线珠子一样掉了下来。
“看你,这是大喜事,怎么还哭呢?”绮年也心酸,一边拿帕子替冷玉如拭泪,一边劝慰,“看小张将军是个正直厚道,又是古道热肠,你是个明白人,这日子自然过得好。恒山伯府又是收你做义女,又是准备嫁妆,想必这事儿始末张家猜也猜得差不多了,但凡他们明理,都只会觉得你是无辜。”
还有一句话绮年没说,张家同意娶恒山伯府“义女”,就是想把与恒山伯府关系维系下去,既然如此,他们对冷玉如也就不会太坏。这样开头已然不错,至于今后——冷玉如论才论貌都不比郑瑾娘差,只要好生过日子,日久见人心,张殊自然知道她好。
冷玉如哭了一会,才自己拭了泪道:“我要写信给嫣儿,若是她能来送我,我就再无遗憾了……”张家远西北边关,这一嫁出去,除非张家将来调回京城,否则只怕就再不能见了。
绮年默然片刻,还是道:“你是明白人,我也只白嘱咐一句,张少将军也是你自己选——”
“我明白。”冷玉如点了点头,抓着绮年手,“好妹妹,我晓得你是为我好,否则断不肯说这种话。我既嫁了他,日后他就是我天,至于韩大哥,那只是嫣儿哥哥了。”
绮年舒了口气。冷玉如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怕日子过不好吗?
冷玉如这桩婚事,京城中又引起了颇大影响。一个六科给事中女儿算不了什么,可是恒山伯府义女就不同了,何况她嫁是西北边关护国将军儿子,还居然托了显国公家做媒人。
恒山伯夫人以义母身份,收拾了一份相当丰富嫁妆出来,足足六十抬!虽然比起她当初准备给女儿一百零八抬来差得多,但以义女身份来说,已经足够了。
恒山伯夫人当然不愿意拿出这么多东西来给冷玉如,只是她才提了一句,就被恒山伯劈头盖脸地怒骂了一顿。先是骂她教女无方,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郑瑾竟连父亲给挑亲事都敢违抗不说,竟然还用下作手段算计到张殊头上,简直是没有规矩,也不知道她这个亲娘是怎么教!
再就是骂她糊涂小气,连一副嫁妆都舍不得。好容易才把冷玉如认做了义女,勉强把张家与恒山伯府联结了一起,再为了一副嫁妆事闹得不愉,简直是因小失大!
&n
60恒山伯陪嫁义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