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唐王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兵进长安十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夹道欢送,对威武之师赞不绝口。

    李渊的部队一路倍道而行,赶往目的地。每次经过隋炀帝的行g0ng、园苑,李渊都会令人将其关闭,放出g0ngnV归还其亲属。众g0ngnV对李渊的仁义感激不尽,个个跪地泣拜,如事再生之父,过后欣然离去。

    在李渊挥师长安的同时,李世民也率军自阿城出发,十余万大军雄纠纠气昂昂地奔赴战场。因阿城距离长安较近,因而李世民的部队不出两日就达到了长安城外,并按李渊的部署在金城坊安营扎寨。李世民清楚大战将至,因此一面严明军纪,一面又与士兵们打成一片,以结其心,好让他们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为自己效命。晚上,他专与房玄龄、刘弘基、长孙顺德、柴绍等得力亲信共议攻城计策,一边等待着父兄大军的到来。

    几日过后,李渊率军进入了长安,在春明门西北处扎营驻军。这时,各路人马都已齐聚长安,兵力达二十余万。李渊深知民心向背将决定自己大事成败,所以他一边四处安抚百姓,一边传令各军将领必须严格约束自己部下,不得侵扰百姓,违令者严惩不贷。一日窦轨部下一士兵因偷吃老百姓地里的萝卜,被人告发,李渊派人查实后,便当作杀一儆百的典型将他的头砍掉。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军士敢违令做损害百姓的事儿。如此严于律己的军队,自然深受百姓的拥挤与Ai戴,当地百姓对义军赞不绝口。

    长安城内闻说李渊义军已兵临城下,四面包围了城池,不由人心惶惶,一片混乱。此时,隋炀帝杨广依然在江都指挥宇文化及、王世充等将士抵抗李密的瓦岗军。城中只有代王杨侑等一帮文臣武将镇守,他们听说李渊已到长安,不禁人人自危,惊慌失措。刑部尚书兼京兆内史卫文升年老T衰,一听到李渊兵进长安,忧惧成疾,又恐祸及自身,就借身有不适之故不理朝政。而作为一城之主的代王杨侑因年幼怯懦,见李渊义军势力强大,也是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朝中主符郎宋公弼等文臣自知守军难敌城外义军,到时城破必殃及自身,因而力谏接受唐国公的多次谕告,打开城门迎接义军入城。朝堂之上,宋公弼惴惴不安地向高高在上的杨侑谏道:

    “代王,今皇上远在江都,不能顾及京城。王世充将军疲于应付瓦岗贼军,无法cH0U身前往支援,而屈突通将军也被叛军刘文静阻于潼关,难以进兵。现唐国公大军扎于城墙之下,气势汹汹。为今之计,臣以为当请唐国公入城为妥。”

    “不可!”左翊卫将军Y世师厉声道,“代王,李渊父子自晋yAn起兵,一路杀向长安,其目的就是要夺取大隋江山社稷。倘若放李渊入城,那无异于引狼入室。请代王三思!”

    “Y将军,你疑虑过重了吧!”宋公弼沉声反驳道,“唐国公不是遣使宣称自己尊奉隋室,还敢有妄想?他举义旗,是为平定乱贼,以安天下,岂有纂逆之心?”

    “是呀,是呀!唐国公身为大隋国公,又是皇亲国戚,哪能心怀异志,谋夺皇位呢?”不少老臣摇首附和宋公弼,“代王,唐国公世代忠良,向素仁义忠诚,为大隋尽心竭力,岂能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望代王明察!”

第43章 兵进长安十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