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李轨归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几天后,张俟德领着自己的护卫队进了凉州城,拜见了大凉王李轨。李轨一向自视胜高,并不把李渊和他的新王朝放在眼里。因此一听说李渊要自己归顺于他,李轨就不由仰面对着大唐使者纵声哈哈大笑,十分狂傲无礼。在座的曹珍、关谨、梁硕、安修仁等僚属也跟着大凉王放肆地大笑不止。面对这君目中无人的家伙,张俟德不由怒气顿生。也是,不管怎样他也是上国使者,岂容偏隅之主如此怠慢?
不过,张俟德毕竟是涵养极高的说客,他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就向李轨他们施展出自己的口舌之才,展开凌利的心理攻势。然李轨乃久经考验之将帅,对口舌之辞向来不当回事,更无惧怕之心。当然他对李渊封王加爵还是有点动心,可很快又被曹珍、梁硕等人劝他称帝的请求冷了下去。是呀,李渊可以当皇帝,为什么我李轨就不能呢?这么一想,李轨就决定不接受李渊的旨意,向他称臣。
几番游说之后,张俟德明白光拿言词b李轨就犯已无可能。于是,他只得将裴寂授给自己的那则妙计搬出来对付李轨。果如裴寂所料,李轨一听说李世民将率大军强占河西之地,不禁变了脸sE,一时默然无语。与此同时,曹珍、关谨、梁硕等也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李轨他们清楚大唐的军力远在自己之上,若机智善战的秦王真率数十万JiNg兵强将攻打凉州,那他们确实招架不住,到时极有可能城破人亡。张俟德的目光逐一从对方的面上扫过,琢磨到了他们的顾虑。沉Y了一下,他又以三寸不烂之舌力说李轨归顺大唐,以保全河西之地。
李轨靠在虎皮交椅上,捻须沉思良久,迟迟难以决断。就在这时,曹珍突然开口了,他一反刚才的强y主张,建议大凉王听从张俟德归顺大唐。话音未落,殿中就响起了一片惊呼声。大家眼光齐刷刷地注视着曹珍,神sE异样。真的,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一心劝李轨称帝的曹珍会来这么一出,这也太出人意外了!曹珍能够读懂众人眼神里的内容,他微微一笑,然后声如洪钟地将自己的理由细说了番。
众人认为曹珍的话切合实际,能保全自已的官位和X命,也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最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安修仁和关谨也劝李轨归顺大唐。众僚属之中,只有梁硕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李渊一直对河西虎视眈眈,即便归顺大唐,大凉王也未必能保住河西和身家X命。与其如此,倒不如与李渊殊Si一搏,也许还能搏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即便最终失败,也可以昂着头Si,何须向他人卑躬屈膝,俯首称臣呢!
曹珍听梁硕这么一说,立马反驳对方不识时务,会送了大凉王的前程以及河西数十万的生灵。梁硕也不示弱,挺直腰板与曹珍据理力争。于是乎,大殿内响起一片争吵声。
此时,李轨好像根本没听见手下的争论,兀自低头蹙眉思索。好长一段时间过后,他才拿定了主意。于是,他一拍身前紫红sE的几案,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殿中立马响动着一片欢呼,那是曹珍主降派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呼雀跃。梁硕得知李轨的决定,又惊又气,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大凉王的想法,多说也无益,也就不想再进谏了。他只那么两眼冒火地扫视了一眼曹珍和众同僚,接着起身拂袖而去。
曹珍望着梁硕匆匆离去的背景,不禁得意地冷哼了声。他又一次斗赢了这位对手,而且他相信自己能够一步步从梁硕手中夺过权力,甚至将他送上断头台。
张俟德在焦虑不安中终于等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结果,他一听说李轨答应归顺大唐,两眼顿时闪烁出兴奋与喜悦的光芒。接着,他高度赞扬了一番李轨,称他英明睿智,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李轨听了相当高兴,随后他便令其弟李懋跟张俟德一道入大唐向李渊上表称臣纳贡。
数日之后,张俟德便领着李懋在太极殿朝见大唐天子。李渊收服了河西大凉王,自是欢喜不已,当下封李懋为大将军,厚赏张俟德。紧接着,他又派张俟德持节前往凉州,册拜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
李轨归附了大唐,这令李渊消除了一大顾虑,从而对平定西秦充满了信心。因此,两天后他就封秦王为西讨元帅,即日率军西征薛仁杲。
第75章 李轨归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