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孝基平叛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首发:~杜如晦呵呵一笑,亲自为李世民取出笔墨纸砚,并争着替他研墨、待墨研好,李世民手执狼毫,龙飞凤舞地书写起来。顷刻,一道字迹遒劲妍媚的手谕就写好了。杜如晦看着李世民的墨宝,赞不绝口。的确,李世民的书底十分了得,可谓深得王羲之之真传。
接着,李世民便令侍从官把自己的亲信传唤到身边,将手谕交付于他,令他立马赶往李仲文处。然后,他又把一直逗留在营中等候回音的信使叫到跟前,将那份批复递到他手上,令他立即返回浩州要塞,交与刘弘基。两位信使得令,立即翻身上马,朝各自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难题终于解决了,李世民舒展了眉头,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
然而此时,夏县的永安王李孝基却愁眉紧锁,一筹莫展。他奉李渊之命率军前来夏县平叛吕崇茂,一路势如破竹,把叛军赶出城外,占据了夏县城池。眼看着就要把吕崇茂的叛军彻底铲除,好向皇上邀功请赏。可谁知就在这时,定杨大将尉迟敬德率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夏县。寻相和吕崇茂获悉,便立马率领残部与尉迟敬德会合。如此一来,贼军的兵马骤然增多,气焰也随之嚣张起来。在尉迟敬德的率领下,他们很快包围了唐军。眼看着城外气势汹汹的贼军,李孝基心里头不免发慌,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便将唐俭、独孤怀恩、于筠等将佐召集到营署商议御敌之策。
营帐内的气氛有些紧张,李孝基端坐于主帅位,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唐俭等将佐彼此相视了下,然后把眼睛齐刷刷地对准了永安王。他们看见李孝基神sE凝重,那张微胖的长脸Y沉得像要下雨的天空,心里就不免有点儿不安。他们知道李孝基在为何是而烦忧,也想为他分忧解难,却又迟迟不敢开口。因为他们清楚李孝基的脾气,他是不乐意别人打扰自己的思路,更不乐意别人在自己开口之前发表意见。所以,他们只能沉默地注视着他,等待着他下达指示。此时,灯光摇曳的帐内一片静寂,连一根针掉到地下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过了几分钟,李孝基忽然抬起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逐一扫视了在座各位的脸庞,然后用略带嘶哑的声音缓慢地说道:
“今贼军包围了城池,且气焰十分嚣张,大有一口气吃掉我等的气势。面对如此险境,不知各位有何良策可退敌哪?”
众将看见李孝基终于开口说话了,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他们彼此交头接耳,轻声议论着退敌之计。一会儿后,独孤怀恩高声答道:
“将军,在下以为yu退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城攻打贼军,把尉迟敬德、吕崇茂他们斩掉!”
“独孤将军说的是!”于筠附和道,“今尉迟敬德率兵增援吕崇茂,已将我军层层包围,若不及时发兵攻打,待城中断粮,军心必懈矣!”
“言之有理!”李孝基寻思了下,望着属下说道,“我军已被贼寇困于城中数日,粮道不畅,仓禀日渐空虚。若再过三日不能退敌,可就得断炊了。这将士口中无食,饥饿难忍,还不得造本王的反吗?到时候,恐怕贼寇还没攻城,自己就先乱了阵脚。如此,那岂不是城池不攻自破?”
“将军所言极是!”独孤怀恩随声附和道,“无粮,则军心必乱。今尉迟敬德迟迟围而不攻,正是yu等我军缺粮自乱,然后趁机夺取城池。”
“独孤将军此言谬矣!”唐俭指出道,“尉迟敬德、吕崇茂他们之所以迟迟不敢攻城,是被我军气势所慑,心存疑虑。至今他们还不清楚我军兵马有多少,故而不敢贸然攻城。尉迟敬德虽是一介武夫,然心细如发,十分谨慎,每遇战事必知己知彼,方肯战。”
“贼军还不知道我军实情,可我们清楚他们的情况呀!”独孤怀恩如实说,“论兵力贼军b我们强,论气势贼军也b我们盛,两军相b,我军处于b较明显的劣势。倘若我军不出奇制胜,而用常规的方式与贼军交战,要想打败他们几乎是没有这种可能。所以,我军当在贼军还没进攻之前,突袭他们,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就可击退贼寇,确保夏县万无一失。”
“独孤将军说的对!”于筠赞同道,“兵法云以弱制胜,当用奇袭而不可明战也。今贼军强于我军,故而只能智取,不可y战。”
此时,李孝基的心情慢慢地好转了些,那张皮肤黝黑的脸上竟露出丝笑容。他一边捋髯须,一边问道:
“二位将
第163章 孝基平叛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