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唐王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攻取蒲坂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首发:~正在这时,突然从外面传来一声刀下留人,紧接着一员大将闪了进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武周的宠臣杨伏念。杨伏念虽位在宋金刚之下,然深得刘武周宠幸,因而宋金刚也不敢不把他放在眼里。他看见杨伏念亲自出面替尉迟敬德说情,考虑了好半天,最后还是不得不给他这个面子。说实话,他真心不想放过这个敢顶撞自己的家伙,可事到如今又不能不顺了杨伏念的意了。

    尉迟敬德得救,却不领宋金刚的情,只感激了番救他X命的恩人杨伏念。同时,他还没忘记已被拘捕的老朋友寻相,替他向杨伏念求情。这回宋金刚倒很是g脆,还没等杨伏念开口,他就主动承诺不究寻相之过。这倒不是他真想对寻相宽大处理,而是为形势所b。他心里明白,既然主将都没受处罚,身为副将的寻相又怎么能够治他的罪。如果真这样做,那往后拿什么去服众。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相信杨伏念会出手相救。既然如此,那又何不做个顺水人情,笼络笼络一下寻相这个部将呢?这么一想,他当即就作出免除寻相一切罪责的决定。

    不过,令宋金刚没有想到的是,寻相并没有因之而感激他,更不会格外亲近他。此时的寻相甚至b尉迟敬德还恨宋王,内心对他充满了深深的怨恨与不满。当然身为定杨大将,他和尉迟敬德一样都决定为刘武周这个皇帝效命。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俩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帅宋金刚的指挥,舍命为他打仗。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他俩与宋金刚之间的恩怨都是属于私事,而与唐军作战却是公事。公私分明,对他们来说并非什么难事。正因为如此,在往后的军事行动中,不论是尉迟敬德,还是寻相,他们都与宋金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没出现任何扯皮现象。这实在是太难得了!

    唐军屡次大败定杨军,占据了美良川、浩州、安邑等军事要地,这大大地鼓舞了全T将士们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以为与宋金刚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他们又一次怀着狂热的激情谈论起进攻定杨军收复河东的大事,情形相当火爆,大有不可控制的趋势。事实的确如此,唐军中不仅士兵们急于求战,就连秦武通、翟长孙等将领也纷纷向李世民请战。

    面对军中出现这种急于求成的情况,李世民感到有些忧虑不安,他认为再次召集诸将讨论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好让他们认清当前的形势,同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作战计划,从而重新安下心坚守营寨,不急于出战。考虑了一番后,他就命人传令把各位将佐们召来开会。

    不多时,殷开山、屈突通、翟长孙、秦武通等将军就一个接一个地走进了秦王的营帐。这时,李世民和杜如晦已经坐在帐内面带微笑地等候各位将军的到来。待诸将入座后,李世民忽然敛去了脸上的笑容,用颇为威严的目光逐一扫视了他们一通,然后便直入主题,谈起了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重要X和决定X。他讲得丝丝入扣,很能深入人心。这不,屈突通、殷开山等老将军被眼前这个年少的将帅说的心服口服,连连点头称是。

    但是,秦武通和翟长孙两位主战派还是听不进李世民的话,私下认为秦王过于谨慎,以唐军现有的兵力和气势一定能够一举打败宋金刚,赢得柏壁这场关键X的战役。不过,他们俩并没有把自己的心里话如实对秦王说出来,而是准备拐弯抹角地向他反映部下士卒的情绪。

    默然半晌,秦武通和翟长孙彼此对视了一眼,接着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向秦王禀报道:

    “秦王,现今将士气势正盛,热情高涨,他们都一个个争着为秦王效命呢。倘若秦王迟迟不肯开战,那岂不会冷了他们的心?”

    “说实话,本王就是想让全T将士的头脑都冷静下来,好让他们认清形势,遵照既定的计策坚守不战。”李世民平静地回答道。

    “秦王言之有理!”秦武通抢先说句,“可在下担心士卒们心一冷,x中的那GU子气就没了。到时再战,士气低落,岂不已输三分了?”

    “是呀,秦王!”翟长孙紧接着说,“兵法云攻城拔寨,当一鼓作气。今士气高涨之时而不战,这确实令在下不解呀!”

    “翟长孙,你是不是被急于求战的热血冲错了头脑,把本王说过的话都忘在脑背了?”李世民望着一旁的翟长孙,含笑着说,“好,我再说一遍。这回你可得给我仔细听好,不然别怪我冲你

第169章 攻取蒲坂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