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唐王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 大战邙山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纷纷向秦王请战。李世民也认为现在是发兵邙山的时候,他与杜如晦、李靖、屈突通等将佐商量了一番,就决定两天后出兵。李世民深知邙山一仗的重要X,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决定把所有的JiNg兵猛将都调往邙山。因此,他当即派人前往新安传令殷开山和段志玄两位将军率部入慈涧,只留宇文士及领阿史那大奈部镇守新安,以确保粮道畅通。至于慈涧,他也认为有大将钱九陇率部镇守就足够了。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世民马不停蹄地前往各营督察战前的准备,随便发表通振奋人心的动员令,以鼓舞士气。待这些工作做完后,他坐在自己营帐中一边跟杜如晦等人谈论战事,一边等待着殷开山、段志玄的到来。直到第二天晌午时分,殷开山和段志玄才率领部下两万人马抵达慈涧城。李世民看见将军殷开山和段志玄,十分高兴,亲自出营迎接他们。接着,众将领们齐聚元帅营帐,又商议了一番明日出征的具T事项。

    第二天上午,李世民身披银甲,手持长槊,率领大部队出了慈涧城。十万唐军沿着那条通往邙山之路飞驰而去,但见旌旗飘扬,沙尘遮天蔽日。

    由于唐军日夜兼程,倍道而行,不到三天时间,他们就抵达了邙山脚下。

    邙山海拔三百米,不算太高,然其地形险要,是洛yAn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可笑的是,王世充竟然没派大军镇守此等重地,只有从慈涧败逃而来的陈智略率万余人马在邙山下寨。

    李世民探知邙山无重兵把守,喜得禁不住哈哈大笑了阵,接着命将军段志玄、罗士信引两万兵马前往邙山攻打陈智略。当下程知节强烈要求出战,但被李世民拒绝了。李世民知道守将是程知节的故交,也就不想再让他犯错,省得到时自己进退两难。程知节冷静地想了想,也就明白李世民不肯让自己出战的原因,那还不是在担心自己会又一次放过陈智略嘛。这么一想,他就语气坚决地向秦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这回他一定会不念旧情提斧砍了老朋友的脑袋,将好功赎罪。这话李世民不是不信,而是不忍心让程知节背负忘恩负义的罪名,坏了他的义节,所以依然不答应。可程知节是个一根筋的角sE,Si活赖着要随同段志玄一道前往,后在杜如晦的一番劝导下,才怏怏不乐地耷拉着脑袋走开了。

    段志玄得令,当即带领两万将士,沿着山间那条尘土飞扬的小道,朝邙山快速奔去。没过多久,部队到达了郑军营寨前。此寨不大,却建在险峻的要道处,实为易守难攻。段志玄勒马立在距敌营百米处的山丘上,观察着四周的地势和营中的敌情。他心里头不由一怔,知道自己兵马虽多于对方,然要夺下此寨也决非易事。凝视沉思了好半天,他才决定令军暂时后撤至二里外的平地处。待寻得破敌计策后,再进攻郑军营寨。

    罗士信年轻气盛,同时也有些轻敌,当下向段志玄主动请缨前往敌营挑战。段志玄年纪也不大,但因多次跟随李世民打仗,变得沉稳而有计谋。他认为强行攻打占据地理优势的郑军不是最好的办法,到时即便能取胜,也得遭受较大的损失。因此,他决定计取陈智略。不过,当罗士信提出要率军挑战时,他思忖了下就答应了。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罗士信前往敌营试探一下,看看陈智略打的是什么主意。

    得到命令后,罗士信立即引兵朝郑营飞奔过去。营内守军见唐兵靠近,即刻纷纷张弓搭箭,朝他们S去。罗士信见箭如雨下,也就不敢再冒险前进,而是命士卒原地不动,只放声骂阵。他原以为,陈智略会忍受不了百般辱骂而率军出营。然而,直到天sE向晚之时,也不见寨门敞开。他气得也跟着手下破口大骂陈智略,把最难听的话一古脑儿全泼向他。可惜的是,陈智略太理智了,他不仅没被激怒,反倒是哈哈直笑,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可把罗士信恼得暴跳如雷,真想冲进去一枪挑了他。然而,他却不敢违令,只好带着怒气命军撤退。

    段志玄见罗士信无功而返,就更加确信陈智略抱着坚守不战的策略对付自己。陈智略不出营迎战,而段志玄又不想强攻对方,这岂不是得僵在这儿?罗士信心里急了,便沉不住气直问段志玄该如何击败敌军,夺取北邙山。段志玄没有立即回答罗士信,因为他还没寻到克敌制胜的法宝。他只一声不吭地骑着战马缓缓地沿山腰间溜达着,眼睛四处张望。转了一圈后,他突然眼睛一亮,看见丛林中有一条小道直通山顶,不禁一喜,顿时一条妙计就闪进他的脑海里。他一转身,打马往部下跑过去。

第205章 大战邙山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