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唐王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围攻洛阳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只一个个立在城墙之上,张弓搭箭S向城下唐军。李世勣抬眼见空中箭如雨下,不敢令军前行,只好勒马立住,命部下将士骂阵。他想以此来激怒郑将,好让他们失去理智开门出战,掉入秦王布置好的陷阱。可惜的是,此时段达、杨公卿等守将十分冷静,不论城下唐兵怎么谩骂,他们都一笑了之,压根儿就不把那难听的话放在心上。如此一来,唐兵从早上骂到晌午也不见一个郑兵出城,听到的只是随风飘来的哈哈大笑声,似在嘲弄他们这一招早就被识破,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时,Y沉沉的天空中忽然飘起冷丝丝的细雨。雨丝斜斜地打在脸上,不禁令人感到一种切入骨髓的寒意,一些唐兵被寒风冷雨吹打得忍不住打起了寒战。李世勣见郑兵迟迟不肯出城应战,又见自己手下正忍饥挨饿,皱眉想了想就决定撤回营中。接着,几千人马就尾随着李世勣,向不远处的新建唐营策马跑去。此时,天空中的雨越下越大,夹着冰雹打在地面,发出一阵阵咔嚓咔嚓的响声。虽说已是二月了,可这儿仍然被严寒包裹着。

    回到营地,李世勣立马就跑到秦王的营帐中,向正在跟杜如晦、屈突通议事的李世民回报出战情况。李世民听说郑军只放箭不出兵,那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不由得微微皱了起来。他知道,王世充这是在跟自己玩坚守不战的把戏。也是,洛yAn城池坚固,且粮草充足,他根本用不着急于求战。可李世民这一回却不像往日那样沉得住气,他很想即刻引郑军出城,在城外与他们决一Si战。

    李世民之所以如此迫切,是因为他心里清楚洛yAn之战拖得越久对自己越不利。这不利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过长,即便军中不缺粮少草,将士也会因疲惫不堪和思归情绪而渐失斗志,有损士气;二是若不能尽快攻取洛yAn城,就必定会受到窦建德援军的威胁。尽管他明白自己与窦建德之间必有一战,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先将王世充拿下,然后再集中兵力g掉了窦建德。这样,唐军便可以避免两线作战的艰难,获胜也就更有把握了。

    然而现在看来,李世民的最佳计划很可能要因王世充的坚守不战之计泡汤了。为此,李世民忍不住当着杜如晦的面轻叹了声。不用问,杜如晦也明白秦王在为何事而烦忧。他明白,李世民是在为王世充不肯率军出城与自己决战而发愁。其实,他又何尝不是这样。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一种b较淡然的方式来面对这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他知道王世充肯定是不会轻易出动,这一者是因为对方想凭借城池坚固粮草充足这一有利条件与城外唐军相抗衡,二者是王世充想利用窦建德的援军里应外合,一战而全歼唐军。正因这样,他可以断定王世充一定不会弃城应战,当固守城池,以待生变。既然对战局看得如此透彻,他当然就不会像李世民那样焦虑不安了。所以,当听到李世勣的汇报时,他一脸平静,如同跟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李世民瞅见杜如晦如此淡定,头脑也突然莫名其妙地冷静下来了。低眉沉思了会儿,他便令李世勣回营休息,且按兵不动。李世勣应命而去,他也认为想引敌军出城是不可能的事,要想尽快攻取洛yAn,那只能是采取强攻这一直截了当的计策。不过在秦王没有开口之前,他不敢向他提出这个建议。也是,李世勣此人智谋超群,且为人十分谨慎,不到关键之时,他是不会轻易向秦王提任何建议。

    李世勣走后,李世民接着又跟杜如晦和屈突通谈论军务。主题自然是关于引蛇出洞之计,因为只要王世充肯命军出城作战,李世民认为就一定能够将他彻底击败,夺取洛yAn,平定郑国。因此,他不可能会轻易放弃这个自认为的上上策,决定明日继续遣军前去骂阵。屈突通生X耿直,他认为这回秦王有些失策了,就直言此路不通,当另寻出路。这令李世民有些不高兴,立即沉下了脸。

    杜如晦为人b较活泛,他知道秦王个X中有固执的一面,认定的事别人很难改变,也就不想就此事直截了当地提出反对意见,以便得罪李世民。因此,他对李世民的决定采取了模糊的策略,既不否定,也不赞同。李世民见杜如晦如此笑而不语,以为他是默认。当下,他便把这事定下来,并决定由程知节来执行。他认为程知节此莽汉骂阵倒是有一套,定当不会让他失望的。

    然而,这一回李世民又失算了。尽管程知节领着部下人马站在城门之下把王世充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那巨大的声音几乎都要把天顶掀翻了,但王世充依然是充耳不闻,脸上始终挂着一丝得意的笑,而且他还遣h门侍郎薛德音一次又一次地敦促段达、杨公卿、张绩和郭什柱四门统领无论如何都必须坚守城池,不得出战。这样一来,程知节冒着呼呼寒风,有shIsHEN份地大骂了半日,也不见凑效。末了,他突然灵机一动,就命部下解甲弃械,盘坐于cHa0Sh冰冷的地上,尽量摆出副无b懈怠的样子,以诱敌出城。

第216章 围攻洛阳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