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郑夏联手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预料到了窦建德会出兵救王世充,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会亲自出征,而且兵马十万。这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使得他们都一个个瞪大眼睛注视着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对大臣裴矩来说,他脸上的神情不仅是惊诧,更多的是愤懑与迷惑不解。他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这么不惜血本救援自己的仇敌,为什么要不顾强大的唐国的报复而与郑结盟。他两眼疑惑地凝视着高高在上的皇帝,沉默良久,他终于忍不住大声劝阻道:
“不可,皇上,您切不可引军救郑!您若这样做,大夏会因得罪唐国而引来灭顶之灾啊!皇上,臣冒Si请求您放弃这个错误的决定!”
“大胆,竟敢说朕的决定有误!”窦建德脸sE一沉,怒道,“忤逆国君,按律当斩!然朕念你一片忠心,且有功于大夏,故而不治你罪!”
“谢皇上不杀之恩!”裴矩看见窦建德一脸凶巴巴的样子,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只好伏地谢罪。
曹旦也认为窦建德这样做不够妥当,却也因惧于至高无上的皇权而不敢再提反对意见。于是,殿内突然一片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群臣们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发一言。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种淡然处之的姿态,那些将领心里倒是特得意特高兴,不过面部神sE依然平淡。
窦建德抬眼扫视了下立在两旁的文武百官,见他们再无异议,面sE忽地缓和了许多,居然露出丝淡淡的笑容。然而就在这时,谋士凌敬出计道:
“皇上,今唐以重兵围攻东都,其它地方防守相对薄弱。此时,皇上若能遣大军渡过h河,必可轻取怀州、河yAn。然后再以重兵把守两地,而大军继续前进,逾过太行山,攻入上党,向附近的州郡传达檄文,招抚他们纳城归顺大夏。之后,大军再进攻壶口、蒲津,收取河东之地。这样做,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乘虚而入,可轻取诸地而我军不会有多大的损失。二是可以开疆拓土,扩充大夏的领土和人口,使大夏更加强大。三是可以此来震慑唐国,迫使李世民不得不撤出东都,这样郑国之危急就自然而然地解除掉。此乃上策,请皇上采纳!”
“皇上,凌大人之计乃是万全之策,既可使我大夏乘机开疆拓土,增强国力,又可解东都之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裴矩连忙进谏。
“是呀,皇上,臣等也以为此计可行!”接着,崔君肃、何稠、曹旦等人也相继出列,拱手向皇上进言。
窦建德听凌敬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就微蹙着两道又粗又黑的短眉沉思了起来。一旁的孔德绍见皇上如此这般,猜到他被凌敬的计策打动了心,有些犹豫不决。说心里话,他也认为凌敬的提议不失为一道良策,可因出于对凌敬的忌恨,他不想劝窦建德接受此计。不过,他也不想公然反对凌敬,以免让同僚认为自己公报私仇。于是,他只那么眼含微笑地凝望着举棋不定的窦建德,眼神有些异样。
“皇上,臣以为不可渡河入怀州等地,当引军直入东都,以助郑主解东都之围。”将军张清特昂首阔步走出班列,两拳一抱谏道,“且皇上素以侠义闻于天下,今郑主有难,皇上岂能见Si不救?如若皇上听信凌大人所言,只顾兴兵攻城掠地而不引军前往东都救郑主,势必为天下所耻笑。”
“张将军说的对!”将军范愿接着说,“我等愿舍身忘生追随皇上,皆因皇上为人仗义,心怀仁厚。今郑主身陷困境,且遣大臣亲自前来苦苦相求,皇上岂能置之不顾呢?若真如此,岂不寒了天下义士之心!臣以为,皇上yu以义气服天下众人之心,当引兵前往东都救郑主。”
“侠义乃是小节,为君者当以社稷为重!”凌敬振振有词地答道,“今举兵取怀州、河yAn,收河东之地,以开疆拓土壮大军力,使我大夏国势强盛,雄霸天下。此乃皇上之大业也。皇上乃一国之主,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岂能因小义而失天下呢?臣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哪!”
“仁义乃朕立身之本,岂是小事!”窦建德是个非常重江湖义气之人,他听凌敬这么一说,不禁怒道,“朕有今日皆由仁义而得,岂可背信弃义!”
“皇上真乃天下仁义之主!”张清特高声赞了句,随即又说道,“且我军刚刚击败孟海公、徐圆朗,士气正盛,此时若出兵东都,一定能大胜李世民。一旦击败唐军,我军便可乘势攻取河东之地,直入长安。如此,皇上不仅保全了侠义之名,而且也可平定唐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第221章 郑夏联手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