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错把朱元璋认做了爹朱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当个丞相也有危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刚开始。

    粮食价格依然维持着半个月前四五倍的价格。

    但是。

    天黑时。

    价格就已降到了半个月前水平。

    到了晚上,权贵商贾还在不断卖粮,价格只剩不到一半,百姓卖粮排成了长队。

    没办法!

    权贵商贾们怕啊!

    皇帝下手太狠了!

    堂堂一品丞相仅因为孙子倒卖粮食,全家上下两百号人就全被抓了,谁都知道,就算罪不至死,汪家也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荣光了。

    官场现形更著。

    当天晚上。

    一些害怕和愤怒的官员纷纷给内廷递送参汪广洋的折子。

    奉先殿。

    太监们往来进出,奏折都堆成了个小山。

    “好好好!咱一动真格的,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朱林,你这一石数鸟之计,妙!太妙了!”

    朱元璋双手背负,盯着奏折,一个劲笑着。

    ……

    胡惟庸等人的惊骇更不用说了。

    胡府。

    一帮嫡系在密室中焦急商议。

    “此事不对!”

    “皇上突然下手,一点征兆都没有,就把汪家全部拿下了?”

    “说起来,还不得怪汪广洋那个败家孙子!明明不缺钱,竟在市场上大肆收买粮食,据说占了私人收购之数的三成。如此与民争利,洪涝可能性越来越大,朝廷亟需安稳粮价,汪家不是往刀口上撞吗?”

    “糊涂!蠢猪!”

    “汪相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家缺这点钱吗?”

    “该不会皇上察觉到了什么,会不会……接下来,对我们动手?”

    ……

    几个官员极为恼怒,又非常的害怕。

    汪广洋被抓,他们之前的准备和打算彻底被打乱了。

    胡惟庸静静坐着,揉着额头,呲牙咧嘴。

    汪广洋。

    你什么玩意儿?

    即将做大事,竟因为这种小事被朝廷一锅炖了?

    “好了!休得惊慌!”胡惟庸制止了嫡系们的慌乱。“汪广洋这事做得愚不可及,但罪不及你我,况且京城临难倒卖粮食最多落个撤职流放,他汪广洋绝不可能把我等的商议说出,不然,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接下来,汝等切不可再生事端,做好本职之事,大事未成,都需低调,兵器制作,人员训练之事暂缓。”

    “是!”

    嫡系们纷纷点头。

    与此同时。

    京城各处街道住宅区。

    应天府衙役们正在张贴告示:

    市场粮食供应充足,各家各户最多只许购买四十天口粮。

    官差会随机地进入各户搜查,谁敢蓄积粮食待价高沽,以重罪论处。

    一时间。

    市场上的粮食供过于求了。

    原本因粮食而带来的惶惶人心镇定了不少,老百姓们纷纷传颂着皇帝的英明。

    ……

    预备都察院监牢。

    里里外外的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大明洪武十三年(今年)五月,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御史台,改设预备都察院,打算用两年时间接管前御史台的职能。

    因此。

    预备都察院的人员配备还不算齐全,院监也是新立。

    谁能想到,第一批客人竟是当朝宰相汪广洋一家。

    两百多号汪家人,从汪广洋到仆役,全被关进了监牢。

    到了晚上。

    男人的叹息嚎叫,女人小孩的哭闹哀鸣……让原本安静了好几个月的预备都察院监狱闹成了一团。

    即使被抓,大部分汪家人态度也极为嚣张。

    一会儿抱怨监狱太过潮湿,一会儿抱怨饭食难以下咽,将监狱看守们折腾来折腾去。

    偏偏。

    监狱看守们又不敢对这些汪家人太过苛责。

    毕竟。

    直到被抓进监狱,汪广洋的丞相之位也没被正儿八经废除,一些原本和汪关系不错的官员私下嘱托监牢上下对汪家好些。

    所以,汪家人到了监狱后反倒也没吃什么苦,甚至还换上一身干净干燥的狱服。

    只是。

    这种情况到了晚上发生了变化。

    那群黑衣人。

    来了。

    

    (

第37章 当个丞相也有危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