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木匠儿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京师,小教场。
天不亮,就已经有百姓穿过东西影壁大道进入教场外围,等待着今日的舞刀测试,时不时冲着双手哈一口热气,跺跺脚。
天有些寒,更麻烦的是,在辰时开始飘起了小雨。
百姓没有准备,但又不想放弃抢好的位置,只能在雨中等待。可眼下不是夏天,不是秋天,而是冬天,雨虽不大,但总这样飘,衣服也会湿透。
举人入场,官员入场,藩王入场。
就在众人以为这样的天气,朱允炆不会再来的时候,朱允炆再一次亲至教场,不仅如此,朱允炆还站在教场之上,看着无数在细雨中等待的百姓,下令军士拿出遮雨的毡衣,毡冒,发放给百姓。
为了与民同乐,与民同受,朱允炆没有待在搭建好的帐篷里,而是执意站在外面。
面对内阁与藩王的劝说,朱允炆大声喊道:“百姓站立雨中,我为皇上,怎能独坐帐中?若不能庇护所有百姓,那就让朕与百姓一起淋雨吧!”
一时之间,朱允炆仁爱之名大盛,百姓感激涕零,痛哭震天。
朱棣与朱权等藩王不由暗暗敬佩,朱允炆现在是一个极为称职的帝王,他善于借助一切的机会去作秀,只不过是淋一场雨,就收拢了无数民心,这种操作,实在是太值了。
在后世,朱允炆翻看历史书时,每每看到大臣或百姓嚎啕大哭的场景,总觉得有些虚假,堂堂男子汉,怎么可能说哭就哭,还有百姓,怎么可能如此轻易流泪?
可现实是,大明的百姓与官员,都很感性,很容易感动,眼泪和唾液系统,都很发达。
内侍送来伞,被朱允炆推掉了,希望把这把伞送给还在雨中观看武会试的百姓与孩子们。在百姓感动之中,第二日的舞刀测试拉来了帷幕。
舞刀,一样是三个规格,分别是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刀虽然不是纯正的青龙偃月刀,但形制却没多少区别。
这一项测试,显然不同于举石与拉硬弓,不仅要拿得起刀,还要舞得动刀,是舞,不是抬,不是拉,有一套规定的技术要点,像是提刀在手,自左挥舞一圈,绕过头它还有这个别名。
马恩慧感叹道:“这吉祥轮还有另一个名字,即八卦风轮,据说是姜子牙用来镇妖伏魔的,这四条彩带,就是四季平安符……”
朱允炆听着马恩慧的话,问道:“这东西莫不是那伊真儿制出来的?”
马恩慧连连点头,何止是这吉祥轮,还有一堆小玩意呢,朱文奎和韩夏雨现在都已经热衷上做手工玩了,天一亮就跑到永和宫,找伊真儿摆弄各种新奇的小物件。
“皇上还笑,长此以往,皇子若学不成才,反成了木匠,臣妾如何对得起皇家宗室?”
马恩慧是真的担忧了。
朱允炆听到“木匠”两个字,顿时坐不住了。
马恩慧不知道大明历史中出了个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可朱允炆很清楚啊,那个时期,还有个九千九百九十岁的阉人,这不行,儿子的兴趣不能是当木匠……
可一旦有了兴趣点,生硬打断是不合适的,只能引导。
朱允炆思索片刻,便吩咐内侍,准备一些物件送到永和宫,然后沐浴之后,与马恩慧前往永和宫。
伊真儿自来到皇宫之后,除了很少见到朱允炆之外,倒也过得很是快乐,她不是那一种自怨自艾的女子,既然朱允炆不找自己玩,她就自娱自乐,反正皇宫中没有她不能去的地方,只要她想要的东西,侍女与宦官都会去办,马恩慧也不会为难她。
这才一段时间,原本还算雍容华贵的永和宫,现在已经被改造得一塌糊涂。西面是两个秋千架,旁边还有木马,一旁原本应该是砖石地的,现在都被刨成泥地了,一打听,好嘛,里面还撒上了萝卜种子……
“这伊真儿到底是公主,还是地主……”
马恩慧很是郁闷,在自己的地盘,破话皇宫的风
第五百八十章 木匠儿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