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逐鹿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战争动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暗卫首领苏长胜拿着几个竹筒,来凌云殿面见苏河。

    “秦王殿下,这是我们在大明各个地区,潜伏暗卫汇报的情况。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大明朝这次几乎是倾巢而动,调动能抽调的极限兵力。

    特别是辽东的关宁军,抽调了一大半以上。

    大明朝是想一鼓作气剿灭我们。”

    苏河看向苏长胜汇总的情报。

    他看到辽东关宁军抽掉一大半, 驻守辽东的孙承宗都被崇祯皇帝派到陕西。

    大明和后金,现在明里暗里有些默契。

    大明现在不会和后金联合,大明朝廷的反对力量太大。

    但大明和后金,一定达成某些心照不宣的协议。

    大明和后金在今年,也就是崇祯四年没有发生大凌河之战。

    这明显是后金收缩了防线,减轻了给大明的压力。

    黄台吉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

    在后世这段历史上, 每当大明朝有希望剿灭李自成等起义军。

    后金大军就会入侵中原,让大明朝廷只能放弃李自成等人,回军应对后金的铁骑。

    黄台吉这是看到他们这股势力的危险性, 通过对大明朝减轻压力,让大明朝集中精力剿灭他们。

    黄台吉是想让鹬蚌相争,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苏河能看出黄台吉阴险的想法。

    他却没有办法,黄台吉那里鞭长莫及,他先要度过眼前的难关。

    苏河继续看向苏长胜的汇报。

    大明朝少见的对士绅下手,并进行了几场反腐。

    主持这个工作的就是大明新任阁臣徐光启。

    他在江南收了近千万两的矿税,直接让大明朝户部富裕一些。

    大明朝派出五十万兵力,分为四路围剿他们。

    让苏河感到最危险的一路,那就是陕西这一路的关宁铁骑。

    在孙传庭的秦军和卢象升的天雄军没成立之前,关宁铁骑是大明最强的一支兵马。

    这还是处在全盛状态,没有被后金多次打击的关宁铁骑。

    前天,军情局杨千鹤汇报陕西那里的情况。

    更为详细的介绍陕西关宁军情况。

    关宁军步兵, 苏河有信心打败他们。

    一万八千关宁铁骑, 真的太难应付。

    骑兵成规模, 所造成的杀伤力将会成倍增加。

    李大壮的近卫师在四川时, 就差点被一千骑兵击破军阵。

    秦王府治下基本不产马,现在骑兵只有两千多人,坐骑还基本是西南马。

    他们这些人,完全不是关宁铁骑的对手。

    苏河攻打骑兵,还是要靠步兵,打起来很吃亏。

    骑兵打不过可以跑,苏河手下完全追不上。

    关宁铁骑哪怕无法应对,装备线膛枪的正规部队。

    他们盯着后勤运输部队,断了军队的粮道,也会造成前线军队崩溃。

    龟缩在堡垒,利用地形阻挡骑兵。

    骑兵无法攻城,山地战和攻城。

    这个选项就不再苏河的考虑范围内。

    明军更希望他这么做。

    明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围困他们。

    就像他们对付后金那样,通过重重关隘堡垒,把后金封锁在辽东地区。

    后金可以通过草原,向蒙古进行扩张。

    把书和他们困在四川和汉中,扩张方向只能像吐蕃。

    那里的资源还比不上云南,这是大一统之后必须收回来的地区,不是优先占领的地区。

    真让明军完成合围,苏河整体陷入劣势,成为偏安一隅之地的诸侯。

    没有原材料产地和市场, 正在进行中的工业化也无法完成。

    苏河想要保持这個团队的持续发展。

    只能选择在大明各路明军,没有完成合围之前。

    主动出击,在某一个方向撕开口子,这才能有破局的希望。

    苏河决定了今后的战略方向。

    他放下情报,同苏长胜说道:

    “徐光启这是为大明,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这种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官员,他却受到大明官场几乎所有人的排斥。

    大明的官员,已经烂透了。”

    苏长胜点点头,道:“秦王殿下,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大明朝在明年春耕之前,对我们发起进攻。”

    “二狗,激活我们潜藏在明军中的暗子。

    这次大明对我们的围剿,将是大明的最后一次围剿。

    我们胜利,大明短时间没有足够的能力,再次围剿我们。

    再给我们几年发展时间,大明朝绝对没有实力围剿我们。”

    苏荷吩咐苏长胜,激活潜藏在明军的暗子。

    暗子一共有两种人组成。

    他们救助并培训的孤儿。

    这些人大部分处在底层,只能掌握一些浅显的情报。

    还有一部分暗子,仇视大明朝或朝廷的某些人,这些人之前没有办法。

    苏河给了他们另一种选择,这些人才能搞到更高级别的情报。

    军情局局长杨千鹤就是这种人的代表。

    苏河在凌云殿召集李凤鸣、文景明、王仲策、钱明义等人。

    他与众人商量,大明朝这次围剿,他们怎么应对。

    这些人都在文华殿或武英殿办公。

    他们听到苏河的命令,很快来到凌云殿。

    苏河把苏长胜获得的情报递给众人看。

    他同时说出自己的战略,询问这些人的看法。

    苏河最后总结道:

    “这场战争,我们肯定要打,逃避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关键要怎么打,各位说一下你们的意见。”

    文景明简单看完资料,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秦王殿下,我们的军队军人素质比大明朝的军户强很多。

    士兵的士气很足,再加上完善的奖惩制度,士兵不怕打仗。

    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家族分到的土地。

    他们也会士气高昂,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面对明军的围剿,我们绝对不能妥协。

    我们这次能否胜利,与百姓们的支持密切相关。

    我们刚打下四川,现在给农民分了土地,只要没流露出败相,这些农民都是我们的铁杆支持者。

    但他们的心思也飘忽不定,我们选择死守,大明朝就能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某一些重城。

    兵力差距到一定程度,我们火器先进,也守不住一些城池。

    在这些农民眼中,那就是我们失败的迹象。

    他们哪怕把土地撂荒,也绝对不会在耕种下去。

    必须要主动出击,把明军挡在我们的地界之外。

    不能让刚分完田地,心理极度脆弱的农民受到影响。”

    文景明从士兵的思想和农民们的思想,这两个方向支持苏河的想法。

    李凤鸣看着地图,他开口说道:

    “秦王殿下,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这次和以往不一样,选择死守那就中了大明朝的奸计。

    我的意见是南北开花守中线。

    现在的情报还不完善,等到前线的情报汇总完,我会带领参谋部拿出全面的作战部署。”

    苏河听到李凤鸣的思路,与他的有些差异。

    他准备主攻北线,李凤鸣是南北双线作战。

    “景明,你立刻让军中的祝师动员士兵,给他们灌输保卫自己土地的想法。”

    “是。”

    文景明收到苏河的命令,他敬了个军礼。

    王仲策看到苏河目光看向他,自信的说道:“这两年粮食富足,工商业发展也带动了税收的增长。

    我们在册近三十万军队,凭借现在的储备,完全养得起。

    哪怕因为战争,秦王府治下税收粮食产量减半。

    只要不大量征兵,我们也能挺过五年时间。”

    王仲策算的是极限时间,除了士兵和重体力工人,每一个百姓只能每天喝一碗稀粥。

    如果粮食产量减半,现在的存粮,足够用到五年之后。

    这种现象几乎不可能发生,现在已经试种冬小麦。

    冬小麦的产量哪怕只有正常时节小麦产量的一半,它也能补上因为战争影响,可能导致的粮食减产。

    据他所了解,冬小麦产量基本和夏小麦产量持平,只要不发生天灾,不会出现饿肚子的情况。

    钱明义最后介绍各个工厂的情况。

    “秦王殿下,只要四川秦岭不丢失,能保证工厂的主要原材料产地,把产品运到汉中和重庆。

    我们现在煤铁资源充足,工人的积极性非常高,武器和弹药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苏河听完王仲策和钱明义的介绍。

    钱粮和武器都充足,这才是他应对明军最大的底气。

    咚咚咚。

    凌云殿外的门被敲响。

    苏河示意身边的警卫,把凌云殿的大门打开。

    苏河的秘书姜之鱼,拿着一摞纸走了进来。

    姜之鱼上个月处理完盐业公司的所有事务,返回汉中。

    “秦王殿下,这是通信塔传递过来的消息。

    前段时间经常下大雪,导致通信塔的消息比平时延缓一些。”

    姜之鱼说完,把他整理好的消息递给苏河。

    “贵州的许成名和陕西的洪承畴,现在一点也不安分。”

    苏河转身看向李凤鸣。

    “李先生,你们参谋部安排新兵营士兵入伍。

    近卫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全部晋升军级单位。

    我会让军校学生提前毕业,充当这些新部队的军官。”

    苏河把扩军的动作提前,他在四川招募很多新兵。

    让新兵营负责训练这些新兵。

    但只晋升了第一军和第三军。

    他之前准备要第三军拿下陕西,没想到大明朝主动动手。

    为了应对大明朝的围剿,只能选择提前扩大军队规模。

    还好他们是纯火器军队,哪怕士兵只训练一个月,都能直接上战场。

    现在新兵营的士兵,已经训练五六个月,上战场完全没问题。

    李凤鸣拿着记事本,记录着苏河的安排。

    参谋部会根据苏河的想法,对军队进行调整。

    苏河用手敲着桌子,说道:“大明朝已经出手,我们现在也开始进行战争动员。

    所有士兵结束休假,各部队提前调动到指定位置。

    工厂进行三班倒生产,人休息机器不休息。

 &nbs

第150章 战争动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