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子女教育 兴建大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极傻和极为聪明的都是少数人,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他的继承人,只需要普通智商就能担任。
长于深宫的孩子。
第二代第三代,苏河还能亲自盯着,之后肯定是平庸的人占多数。
大部分帝王都极为平庸,出色的才是少数。
苏河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选起较为出色的子嗣成为继承人。
同时通过制度的建设,分朝臣们的权,不会形成权臣。
王文君之前就有两种猜测,在秦王府里办私塾或者是上小学。
她看到苏河正式下定决心,立刻开始运作。
她的两个孩子去哪个班级,同学都有谁,谁当他们的老师。
这些都要提前安排好,让他们享受最好的小学教育。
王文君心里明白,他孩子的小学同学,就是今后最好的班底。
他们在小学时,共同生活了五年时间,能培养最纯真的感情。
………………………………
苏河在凌云殿,召见秘书处处长田家鹏。
“家鹏,我准备让你筹备,大学城的建立。
现在大学书籍,科学院的人已经编写好,数学教材还是你主编。”
田家鹏激动的说道:“感谢王上的信任,我一定会办好大学城。
大学城一共建设几所大学。
王上,秘书处的秘书,大部分都外派出去,我的工作和谁交接。”
苏河想了想,暂时没有发现能接手田家鹏的人。
秘书处的秘书,经过培养之后,有才能的人都被外放,没才能的人也被外放。
这段时间占领两广,人事变动剧烈,很多秘书都下放到地方为官。
苏河准备科举之后,挑选一些科举人才,再度充实秘书处。
“秘书处的工作你先兼职,等我找到合适的人才,你们再交接工作。”
苏河想了想,还是让田家鹏能者多劳。
他给田家鹏介绍,自己计划中的大学。
最重要的大学名叫华夏大学,课程是理工类前沿理论为主。
大学采用严禁严出模式,只有小学最优秀的一批人才,才能考进大学。
现在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办理更多的中学。
只能选取小学优秀学生,送到大学培养。
大学数量也极少,苏河准备只建设几所大学,不会超过十所。
现在小学教育已经足够,等到大规模战争结束,秦王府也更有钱,再开办中学教育。
华夏大学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
毕业要求就是要有创新性,补充前人的理论或是发现新的知识。
大学学制五年,上学十年没有毕业的人,会直接被转学或是清退。
还有几所专业的大学,例如农业大学。
他们学制也是五年,入学要求比华夏大学低,主要培养专业人才。
学习华夏大学,研究出来的理论和知识,不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只要求他们学会技术。
田家鹏听完苏河介绍大学,他询问道:“王上,华夏大学毕业要求是不是太高。
您的学生,那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很多人都做不出来开创性的成果。
小学教育前几年遇到的好苗子,都被收进科学院少年班。
他们之中也就涌现陆凌霄、牛犇、秦云等人才。
这些人才哪有那么容易培养。
无法毕业的人,那也是百里挑一的好苗子。”
苏河笑着说道:“天才毕竟是少数,华夏大学定位就是研究型学院。
它是科学院的有力补充,科学院研究最重要最基础的理论。
华夏大学根据科学院的理论,对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创新。
毕竟让科学院院士研究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那就太浪费人才了。
华夏大学是最教科书上有错漏,凭你的水平应该能考进大学。”
“乔小丫,我叫李达够,不要叫我李大狗。
我也想去大学,只是大学的学费太贵了。
我上学就接受隆昌号的助学金。
违约需要赔偿数百两银币,我现在可拿不出这么多银币。”
“听你的意思,就是想去考大学。
你去考大学,只要你能考中,我帮你把违约金取消,推迟偿还助学金。
秦王推出大学,肯定要重点宣传。
和你一样的学生有很多,你真的能考中,很容易上报纸。
上报纸也是对隆昌号的宣传,东家一定会妥协。”
李达够听到乔小丫这么说,他有些心动。
他觉得自己学识,应该能考上大学。
当时十多岁的事情,父母还算有远见,没有直接让他下地干活。
他比很多小学生大好几岁,思想更加成熟,学习速度也很快。
现在去考大学,他比较有优势。
他可不像乔小丫,上小学主要就是玩,也就了解一些数学常识,认真学一些会计知识。
“现在马车行太忙,请假不容易。”
“我去帮你请假,东家应该也想要宣传。
我一个女人都帮你出面,你还磨叽什么?”
乔小丫看到机会,一直催促李大狗上进。
一个普通的工匠,基本没有机会娶她,大学生就不同了。
秦王苏河办大学,搞的这么轰动,大学生的待遇肯定很高。
他们就像之前士子一样,有非常高的潜力。
他们这些商贾之家,还是比较喜欢投资有潜力的年轻人。
/25/25160/12548531
第223章 子女教育 兴建大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