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逐鹿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喜讯 搬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上特意交代,内阁尽快赶往京城。

    王上要与我们商量新朝建立的各种制度。”

    王仲策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秦王苏河已经成功击败大明,准备建立新的王朝。

    自己也将作为新王朝最重要的一位官员,一起给这个新王朝添砖加瓦,搭建出新朝的框架。

    王仲策阅读完秦王苏河的信件。

    他立刻召集秦王府相关衙门的官员,向他们通报了这个消息。

    让各个衙门尽快安排,三天之后派出第一批人员,跟着他一起启程前往京城。

    秦王府各个衙门,了解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都激动万分。

    秦王已经消灭大明,从今天开始,他们所有人的身份都不同了。

    他们将是新朝中枢官员,协助新皇管理新的国家。

    他们带着秦王回复的公文,立刻回到衙门。

    根据秦王苏河的旨意,动员所有官吏,整理相关资料,准备前往京城。

    所有人都争抢去往京城,最先一批到达京城的人,今后肯定会成为各个衙门的骨干。

    炎黄日报紧急加刊,正式对外公布了这个大胜的消息。

    少府令林文静,他是所有官员中最忙碌的人。

    秦王苏河明确交代,汉中这里的官办工厂,每一个工厂只留下一半的人员和机器。

    另一半人员和机器,要北上京城,建立新的工业区。

    少府管理的官办工厂,体系太为复杂。

    林文静叫来少府所有官员,跟随他一起规划,各大工厂前往京城的整体安排。

    礼部左侍郎、科学院院长、华夏大学校长田家鹏。

    他阅读完秦王回复的公文,按照秦王苏河的意思,立刻着手安排。

    科学院所有人员,全部从汉中搬迁到京城,建立新的科学院。

    大学经过一年的发展,他们才发现,办一所大学消耗太大。

    银币非常充足,但合格的老师和学生,太缺乏了。

    现在有的大学,只有十几名老师,一百多名学生。

    秦王苏河听从了田家鹏的建议。

    华夏大学吸纳了工科各个大学,成为一所理工科的综合大学。

    人文大学开设律法、商学、哲学等学科,暂时拟定的名称是京城大学。

    汉中这里的大学城,留下来一部分师资力量,成立汉中大学。

    田家鹏建议,国家全力扶持三五所大学,培养最完,她连忙问道:“王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王文君回答道:“刚才内阁送来消息,内阁的官员七月五日动身前往京城。

    我们如果没有其他安排,那也在七月五日,和他们一起行动。”

    所有人都没有提出异议,一致同意七月五日动身。

    ………………………………

    炎黄日报紧急加刊。

    汉中城百姓,得知秦王获胜的消息。

    他们都拿出自己珍藏的鞭炮,庆祝这个大胜的消息。

    “卖报、卖报。秦王取得大胜,已经灭亡大明朝。”

    丁万年等汉中商会的大商人,李宫等蜀商商会的大商人、乔振等晋商商会的大商人。

    他们一起来到悦来酒楼,最豪华的大包间之中。

    丁万年举杯喝了一口酒,说道:“咱们今天聚在一起,那是研究成立工商总会。

    让各个商会有一个协调机制,防范恶性竞争。

    随着市场的扩大,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

    现在秦王已经统一天下,我们将会面对强大的竞争。

    固步自封,那只能自取灭亡。

    比如我们汉中商会和蜀商商会,做生丝和丝绸生意的人。

    能排斥东南的商人吗?

    那里的丝绸产业极为发达,一旦他们也掌握了工业技术,很快就能超过我们。

    想要继续保持优势,那只能把这些人,变成我们力量的一部分。

    只靠地方性商会,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商环境。”

    丁万年的发言,在场的所有大商人都认同。

    他们生意做得越大,就发现之前的商会,已经没有办法为他们提供帮助。

    商会反倒成为拖慢他们发展的绊脚石。

    众多商人一致同意,成立工商总会,在工商总会旗下,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的规则。

    丁万年院会长,李宫和乔振任副会长。

    所有人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乔振高兴的说道:“我刚从前线回来,那时秦军已经包围京城,即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我自己知道却不能说。

    现在秦王已经夺得天下,炎黄日报都把这则消息报道出来。

    我觉得工商总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个议题。

    那就是我们这些商人,是否要把重心放在京城那里。”

    李宫出言道:“我所做的糖厂生意,地域特征非常明显。

    我会在两广和湖广地区办糖厂,但糖厂的总部,肯定会放在京城。

    京城那里能及时得到各种政策的消息。

    少府也会拍卖各种先进技术,这都是我们必须要得到的东西。”

    杨文才看到这些商人有些犹豫,他笑着说道:“大家舍不得原先的厂子,又想在京城那里建厂。

    对于我们这种身家的人,完全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继续维持旧厂子运转,拿出一笔钱建立新厂。

    这样既不会影响我们的收益,又不担心错过大好的机会。”

    这些商人一致决定,派出精干力量,搬迁到京城,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七月五日。

    浩浩荡荡的车队,从汉中城出发,前往京城。

    /25/25160/13121864

第316章 喜讯 搬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