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三郡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的妻子并没有因此攻击他。

    而是再用事实再向他陈述着一桩桩的道理。

    若是他执意坚守房陵。

    虽然可不负心中的操守。

    可那当真是大汉忠臣吗?

    是,但也不全是。

    因为,大汉朝廷受权臣所把持朝政。

    自己究竟是忠于的汉庭,还是曹操?

    这一刻,蒯祺脑海里忽然思绪如潮。

    脑海里多了许多的思考。

    一时有些沉默了下来!

    “夫君,您还记得当初您向妾身所提及的皇甫嵩老将军吗?”

    “当然记得。”

    “夫人为何提及老将军?”

    “妾身记得,夫君说老将军乃是大汉忠臣,当初董贼已经入主了京都洛阳,欺凌天子,擅自行废议天子等不臣之事。”

    “后更是夜宿皇宫,丝毫不顾及大汉皇室的颜面。”

    “而老将军那时节在长安掌控着重兵,有幕僚曾建议他举兵入京勤王,剿灭反贼。”

    “可老将军却是被董贼一纸诏令就放弃了兵权,差遣到洛阳扣押。”

    一番话语落罢。

    诸葛月柔声说道:“妾身觉得老将军并没有做的不对!”

    “无条件遵从天子诏令,此乃是为臣之道,恰恰说明了老将军时刻对汉室持着敬畏之心!”

    “此值得我们尊敬!”

    “可夫君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有时我们又何必非得居于礼法呢?”

    “所谓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明知奸臣当道,我等为何不以国家为重呢?”

    话说到此处已经极其明显了。

    自家夫人再用前辈们的例子来规劝自己。

    今日之事,与当初董贼把持朝政有何异议?

    “夫君,您认为归顺刘皇叔,会辱没您内心的操守吗?”

    “若您是为了国家大义,又岂会在意这些呢?”

    这一席席的话语。

    已经足以令蒯祺回味一阵了。

    他此刻脑海里不断想起自家夫人的这一番透彻心扉的话语。

    自己究竟是想着虚名,还是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对汉室的忠臣呢。

    这一刻。

    他忽然想到了先前赵统对他的骂战。

    虽然可能言语有些许偏激。

    但其中有些话,也并非并无道理。

    “夫人,你方才所说与那日赵统于城下的骂语似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为夫也真是惭愧,连一介弱冠的少年都知晓继承父命,忠君爱国,我却反而望了这些,反而是贪图虚名!”

    “险些误入歧途呀!”

    话说到这里,蒯祺忽然面露着浓浓的笑容。

    诸葛月见状,也欣慰的笑了。

    她了解自家夫君。

    做出了浓浓笑意,那就已经是心中已经做出了自认为对的选择了。

    那她也不用在规劝什么了。

    “夫人,谢谢你对为夫的提点。”

    “夫君,你我又何必说这见外话呢?”

    诸葛月随即反驳着。

    紧随着,蒯祺紧紧将其妻抱在怀中。

    二人一齐静静的望着上空的日光。

    他们已经相互读懂了对方的心意。

    夕阳西下。

    当天黄昏之际。

    蒯祺将郡内一应的官吏尽数召集到了城头。

    当众宣布了自己将开城献降之事。

    此话一落。

    原本就言辞拒绝投降刘备,应向朝廷效力的那些官员一听就顿时愣住了。

    什么情况?

    前几日还信誓旦旦,面对着赵统的激烈骂战都面不改色。

    为何今日就转变心意了?

    但不管原因如何。

    这部分官吏自然是百般劝阻。

    “太守,刘备不过一割据之辈,岂能降也?”

    “背叛朝廷,岂不是大逆不道?”

    “还望郡守三思啊!”

    一连数语。

    这些官吏也是群情激奋道。

    只不过。

    此刻的蒯祺亦是计议坚定。

    就如当初有多么坚定效力朝廷,现在的心思就有多么坚定。

    “当然,诸位都是随本官镇守房陵多载,都是有功之人,本官也不愿逼迫各位就范。”

    “这样吧,本官接下来将开城献降。”

    “愿意归顺刘皇叔帐下的,就与本官一齐归降。”

    “不愿意的,就另谋出路吧!”

    这一番话语落罢。

    这些人就面如死灰了。

    他们也并非那么忠臣于曹操。

    究其原因还是,他们之前一直反对归顺刘备。

    此事自然会传扬出去。

    那他们就算此刻归顺,今后的仕途也势必将异常坎坷。

    可蒯祺却不一样。

    虽然他先前也是坚定不移的不愿投降。

    可诸葛亮是他的亲属。

    那就另当别论了。

    只是,即便不愿,他们也只得被迫接受。

    目前城头上的兵勇都只听从于蒯祺。

    谁又敢再度反抗呢?

    献降一事尘埃落定!

    随着蒯祺携部分愿降的官吏,手捧官印开城而出。

    赵统自然也亲率诸将接见了蒯祺。

    然后顺利接收了城池。

    不过,赵统也并未令各部士卒进入城中,而是继续城外扎营。

    随后,赵统听取参军马谡之策。

    修书一封差人以蒯祺的名号送往上庸,西城等地劝降。

    并在信笺中直言道:“若贵部执意负隅顽抗,那待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就是尔等灭族之时!”

    信笺中充斥着浓浓的威胁之语。

    这也是赵统初次以言语相逼。

    但这就是战场。

    没有所谓的礼仪之分。

    只有为了利益,去利用各种手段达到最后的胜利。

    随着蒯祺归顺。

    赵统也在为纠结应如何为安顿蒯祺一家的事而犯难。

    同样是马谡献策道:“将军,何须如此纠结?”

    “蒯太守久镇房陵多载,于当地民望颇高,我军平定东三郡尚且少不了他的相助。”

    “至于之后,则护送他一家回成都令主公,军师定夺就好!”

第九十五章 三郡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