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心所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桑城外。

    汉、曹双方接连不断的展开激战。

    两方各有伤亡,但一时间还是呈不相上下之势。

    虽说汉军部众兵力上远远逊色于曹氏方面,却也依然战了个旗鼓相当。

    并未有过吃大亏的情况。

    曹军主将费曜也奈何不得赵统。

    只不过。

    接下来的战局间。

    由于赵统亲自携百余骑突击敌本阵,而身体遭受数道外伤。

    虽然只是些许皮外伤,无济于事!

    但众将校一致为了稳妥起见,都竭力劝说他安心静养,不要在操劳军务以及亲自督战。

    外加上军中大夫的不断劝说下。

    赵统也只能遂了重意, 安心居于大帐间休养。

    暂时将军中指挥权移交给亲卫将霍弋代管。

    一场场的战斗下来。

    即便目前年纪尚轻。

    即使对面的主将乃是负责总督陇西方面安危的军事主官费曜。

    霍弋再与之的交锋之中,也是丝毫的不落下风。

    从最初的统御兵士迎敌,略微有所青涩下。

    经过数次的激斗。

    他也渐渐平复下内心深处的轻浮之心。

    能够做到平稳调度各部迎敌。

    汉军凭借各部士卒间那无畏的斗志硬是将费曜麾下所部数倍于己的大军给拖在龙桑城下,无法存进半步!

    这还是在费曜方面有着凉州刺史张既不断征召、动员兵士的因素所在。

    反观汉军这面。

    由于武都郡都督霍峻兵出大散关,进犯陈仓等地。

    与临时调任过去的守将郭淮展开着对峙。

    一时间。

    也是无暇顾及着赵统这面的战事。

    但由于先前赵统携部北上之际,所在一路之上施行的种种善举, 与民秋毫无犯。

    甚至还派遣军士深入农家,与之一起耕种。

    陇南等郡县间的民众。

    都纷纷高度在私下议论为“仁义之师。”

    当地士民也不自觉的在关注着这场双方的大战。

    再发现曹军方面不断的有兵员补充增援过来。

    反观被他们誉为“仁义之师”的汉军部众,却似乎看起来有一种独木难支的窘迫感。

    一时间。

    铤而走险之下, 不少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将家中那微薄的余粮悄然运往汉军营中以示资助。

    当此事件传到主将赵统处。

    他亦是瞬息间就坐不住了。

    连忙领着数位亲卫军士抵足营门处接见这些乡民。

    眼瞧着一车接着一车,车上装着满载的小麦、粟等粮食物资。

    赵统一眼望却,瞧着其中不仅有青壮之年,亦有不少的老弱妇孺。

    其中不少民众面相看起来还面黄肌瘦,骨若如柴。

    望着这一番番的场景。

    赵统那隐藏于内心间的那道后世灵魂,也依然只是一介下层人民。

    他自然能够理解作为底层民众的悲哀及心衰。

    更别提,还还是古代。

    还是正逢乱世的三国时代。

    百姓的生活水平惨不忍睹!

    受诸侯,受地方豪强等大族,接连不断的压迫下。

    当真是能活下来已然成了一种奢望。

    这些粮食在灾荒年,基本就是救命粮。

    一念于此。

    赵统面上浮现着浓浓的笑容,坦然面对着众士民,朗声说道:“诸位乡亲父老,你等的心意本将心领了。”

    “只是这些粮秣物资,我军若是收下了,那你们可就得饿肚子。”

    “现在这世道本就不太平, 外有天灾、战乱横生,内又有贪官污吏, 地方豪强,肆意压榨。”

    “诸位能囤积些许余粮,属实是不太容易。”

    “我军若收,那再遇灾荒之年,可就当真是要命的事!”

    “诸位还是带着粮食各自返回吧。”

    “你们的恩惠,本将就代全军将士再此感谢了。”

    一言而落。

    赵统此刻也是高声说着,并拱手面向全体民众的方向,郑重施了一礼,以示感谢。

    “将军,您这可使不得呐?”

    “您所率之兵皆乃仁义之师,前番路过之际,众多兵士还相助着我等一齐耕种。”

    “这一些许微博的粮食都只不过是各家各户的乡亲们所筹措出来支援大军的,以便能够减轻些许负担。”

    “倒是将军不要嫌少,务必要收下,不要辜负了我们大家的一片心意才是。”

    见状。

    忽然间,从人群中徐徐走出一位将近六旬的年迈老者。

    只见他身间席着一件粗布麻衣,头戴着貂帽,与寻常的农夫不同,颇有数分书生气息的装扮。

    谷篵

    似乎是这些乡亲间的领头之人。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心所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