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四面楚歌 (二合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战意盎然的明军,蒙古大军毫不示弱,甚至在气势上要更胜一筹!
毕竟蒙古铁骑是“国运之战”的胜利者,三路明军中有两路是他们的手下败将,连大明皇帝都成为了阶下之囚。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太师也先同样策马于军前,大声高呼道:“长生天的子孙们,明国皇帝已经成为我们的俘虏,现在你们面前的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猪羊!”
“杀了他们,就可以攻下明国的都城京师,从此中原大地就成为我们蒙古儿郎的草场!”
《仙木奇缘》
“长生天保佑!”
也先说的没错,沉忆辰率领的驰援军,某种意义上是大明王朝北方疆土最后一支大军。
败了,通往京师的道路将成为坦途,整个北境都将烽火连天。
“长生天保佑~~~!”
狂野炙热的蒙古士兵呼喊,回应着太师也先的号召。
沉忆辰把蒙古人的战号听在耳中,然后缓缓拔出自己的佩剑,重重说出最后三个字:“杀过去!”
“冬、冬、冬”的战鼓开始擂响,冲锋的号角响彻云霄,无论福建卫跟山东卫士兵们心中想法如何,紧张害怕也好,嗜血好战也罢,到了这一刻都变得无关紧要。
他们只剩下向前冲锋一条路可走!
双方数十万大军如同黑色洪流一般对撞在一起,各种嘶吼呐喊声不绝于耳,刀光剑影下是飞溅的鲜血,以及不断倒下的身躯。
但没有人会因此停留,将士们依旧前仆后继的厮杀着,直至鸣金收兵或者最后一个人倒下。
残阳如血,沉忆辰看着眼前宏伟的战争场面,带来的心理冲击久久无法平静。
现实中的死亡场景,永远都不是影视剧中的画面可以替代的,眼睁睁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逝去,彰显着何为战争的残酷!
一将功成万骨枯,现在沉忆辰对于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比较列阵步兵的进攻,成国公朱勇率领的骑兵冲锋,就要显得更加的惨烈。
当你策马奔驰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没有丝毫回头的可能,要么是把敌人斩于马下,要么就是自己成为对方的刀下亡魂。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轮骑兵对冲过后,无数的将士跟战马倒在了血色的大地上。仅存的痛苦呻吟声,也很快将被铁蹄践踏消亡,尘归尘土归土。
数轮冲锋下来,成国公朱勇包扎好的伤口,在用力挥刀斩杀的过程中崩开,隐约能看到红色的血渍顺着衣角往下滴落。
始终护卫在成国公身旁的朱仪,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伤情,于是把手搭了过去阻拦道:“父亲你伤势未愈,不能再继续厮杀下去,接下来战事就交给我吧!”
面对朱仪的阻拦,成国公想都没想就把手给推开,然后坚定无比的说道:“鹞儿岭数万将士因我而死,这一战我必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可父亲你的身体撑不住啊!”
一向稳重的朱仪,此刻有些情绪失控。
成国公毕竟年过六旬,不再是曾经那个正值壮年的大明国公。好不容易在鹞儿岭驰援成功,要是这一战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大明就再也没有了勋戚的主心骨!
“廉颇老矣,尚能一饭斗米,本公还没有到垂垂老朽的地步!”
除了想要雪耻之外,成国公朱勇心中更明白,其实相比较瓦刺大军,明军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劣势。
亲征军征召的是整个大明北方地区的绝对精锐,哪怕存在勋戚二代拉垮的问题,可兵源素质毫无疑问是是像总兵官这样统帅辽东全军,连都司级别的指挥层都够不着。
各大辽东卫所官兵愿意听从他号令,还是靠着广宁城之战打出来的威名,赢得了将士们尊重,否则指挥上面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李达,大兵团作战的环境中他没办法做到如臂指使,古达通讯不利更是放大了弊端。
另一方面出在李赞的福建水师身上,顾名思义他们是“海军”,放在广阔的北方草原上跟蒙古铁骑进行陆战,短板那是可想而知。
再加上李赞部同样没有大规模军团作战经验,福建水师早已荒废多年,平常最多围剿一下海盗,连倭寇都不一定能追上。
还是靠着沉忆辰提督福建军务,才慢慢补充兵源恢复了以往的战备训练。
环境不利跟经验不足的双重缺陷,李瓒率领的福建水师发挥不出海上作战的水准。还好对手是相对较弱的鞑靼部,要是遇上瓦刺也先的具装骑兵,恐怕被洞穿阵型都有可能。
百战才能出精兵,无论常日里再怎么刻苦训练,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考验终究差了点意思。
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沉忆辰身上,随着作战时间愈久,当开战时候那股锐气退去后,战局就变得愈发焦灼跟艰难。
毕竟在战斗经验劣势的情况下,沉忆辰率领的援军数量,还与蒙古大军至少相差了一倍之多。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俱不在沉忆辰这边!
他唯一能凭借的,便是自己部下的血性跟骁勇。
太师也先坐在马上,眺望着远方的战局,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他的战略目标已经超额达成,实在打不过完全可以从容撤退回漠北,而沉忆辰却退无可退。
“太师,这位明国状元的领军能力,有些令人刮目相看。”
骑马守卫在也先身边的部将博罗茂洛海,用着意外的语气说了一句。
要知道明朝皇帝率领的“五十万”亲征军精锐,都被蒙古大军堪称兵不血刃的轻松拿下。现在一位文臣率领的明国二线部队,却能扛住敌人数倍于自身的进攻,很难不让人意外。
“中原地大物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诞生出不世名臣,可能这个明国状元沉忆辰,就是那个天选之人。”
“只不过他生不逢时,遇到了我。”
也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着一股势不可挡的霸气,这位草原枭雄改变了蒙古七十年来的攻守之势,他配说出这样的话语!
“通知兀良哈三卫,该到他们上场的时候了。”
兀良哈三卫就是明朝中后期着名的朵颜三卫别称,他们与大明之间可谓有着一段复杂的恩怨情仇史。早在永乐大帝时期,兀良哈三卫就曾派兵助朱棣靖难成功,并且封赠了水草丰美的大宁牧区。
&nb
334 四面楚歌 (二合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