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一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擂鼓聚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生,小彤该怎么说呢?”赵彤感觉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有些害怕给先生办不好。

    “没什么,你就照实说就行了,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无所谓。”赵英圻本来也没打算真问周国要赎金。

    “是,小彤这就去了。”赵彤打马向前线而去。

    今天是连永定也就是周国二皇子来到春内道的第二天,这天二皇子早早的就起来了,侍卫长为二皇子牵来马匹。三万人的周军,分为前军两个五千人营地,中军一万五千人营地,后军五千人营地。

    二皇子的后军营地距离中军军营有两里地,从二皇子的军帐到本次周军主将李元白的中军帅帐足足有六七里地,心中焦急的二皇子不等主将李元白擂鼓聚将便早早的来到了中军帅帐外。

    王林和张寒带着的一万五千精骑冲入春内道,已经六日没有消息传来了,这一万五千精骑是他这几年花了大功夫培植起来的嫡系部队,张寒也是他求了很多次母妃好不容易从父皇手里求来的,本想着这次对朔国的战役过后,自己可以尝试拉拢张寒,也能立下大功,为父皇元月初八五十五岁大寿奉上一份孝心。

    可是王林作为自己门下少有的善战之将,从不会有这种五六天不往回传信的情况,已经压上大注的二皇子心中十分不安。

    二皇子达到中军帅帐的时候不过卯时三刻,天空还是一片黑暗,寒风呼啸,周军扎营在春内道外十里处,正好处在春内道的大风口处,西北风呼啸着冲入春内道,二皇子紧紧的裹着自己的大髦披风,中军营地只有摇曳的灯火和不时列队走过的巡营队。

    此时中军营地中的当值校尉走了过来,二皇子询问半天,才知道李元白此时还没起床,李元白是周国掌军大将,是周国国都同英府周边四大掌军大将之一,官居三品云麾将军,此次率军进攻春内道得封从二品镇军大将军,统帅对朔战事一干将士,有临机专断之权,头甲高手。

    李元白已经是六十三岁的老将了,驰骋沙场大半生,膝下无子,唯有四十七岁时的一女,在周国是坚定的帝派将领,从当今周国国君还是皇子时就追随左右,因而李元白在周国不论朝堂还是军中都地位极高,二皇子也只得站在寒风凛冽中等待。

    两刻钟后,中军响起聚将鼓,这是三通鼓,三通鼓是会传遍全军,前军、中军还有后军所有校尉以上军官及督司马都要聚集中军大帐,三刻不到军法从事。

    周军军制中还有一通鼓,一通鼓也被叫做小聚将,即营内校尉以上军官及督司马聚集议事。

    三通鼓随着中军传至两个前军军营和一个后军军营,周军四片军营都随着这三通鼓运转了起来,各个部位当值军司马开始安排哨戒换班,斥候回报,生火造饭,饲喂马匹,检查辎重,清点粮秣等工作,而各营校尉和督司马急忙爬上战马向中军奔去。

    不到辰时,全军共十八个校尉,二十一个督司马全部聚集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中军大帐外,纷纷与二皇子见礼。

    一声“镇军大将军到!”正好卡在辰时之前的点上,一个身材魁梧头发花白的国字脸老将出现在众将面前。

    “全军督司马何在!”老将声若闷雷,十分威严。

    “禀镇军大将军,末将在!”右边第一个身着暗红色鳞甲的军官拱手施礼。

    “清点各级军官到卯,收取各营军政内务情况,安排巡营检校事宜!限你三刻钟内整理至中军大帐,不得有误!”李元白右手掐腰左手扶剑,下巴一抹三寸花须随寒风摇摆,环视一周众将后转身步入中军大帐。

    “是,领镇军大将军命!”这个军官转身向后,大声命令:“前军两营,中军大营,后军大营督司马,速速归拢各部督司马,检校情况,两刻钟内上报,违者斩!”

    这个军官是周国四品明威将军周敬,跟随李元白已经有十余年了,对于李元白的统军习惯十分清楚,言说三刻,最好两刻搞定。

    中军迅速奔出五六个传令亲兵,二皇子就站在左边第一位,身后一排全是各级将军校尉,右手全军督司马周敬身后则是各级督司马,从二皇子开始,一个一个的入中军大帐,顺带在中军大帐门口点卯画押,而全军督司马周敬则肃立中军大帐门口,亲眼看着每一个军官进行点卯。

    周国点卯要求在卯时内完成,李元白习惯辰时升帐,故而他一般都是在卯时四刻起床,五刻擂鼓聚将,八刻点卯,辰时入帐议事。

    所有的军官全部点卯画押之后,周敬亲自验看无误后将自己的名字签在最后一行,并写上一句“验勘无误”画押,将点卯画押的纸卷起来双手捧着步入中军大帐。

    

第二十一章 擂鼓聚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