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嫡公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一章 敢问将士何时归?!(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中宫。

    秦落衡并未就睡。

    他去到书房,继续想解决之策。

    固然蒯彻给他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但并不完全,如果他不出手干预,恐怕领将会跟历史上一般,对于任嚣和赵佗,秦落衡并不是十分信服。

    而且。

    他想做一个尝试。

    然而他跟任嚣和赵佗都不熟,所以有些事并不好商量,因而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不节外生枝,他便有了换将的想法。

    上位者提出问题。

    下位者解决问题。

    朝堂上,他是下位者,自然要自己找到解决之策,他在脑海中将合适将领人选想了想,最终确定了一个人。

    想罢。

    秦落衡满意的点点头。

    而后他翻开一份空白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些想法。

    自古以来,军队对将士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耳只听金鼓,眼只看旗帜,但这个要求,在天下一统之后就应该有所改变。

    至少军队当有统一的思想。

    但想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尤其是想要统一成千上万的士卒,让所有人形成一个共识,这更是难上加难。

    这无疑将是另一场重大改革!

    其推进阻力之大,触及利益之深,影响范围之广,几乎不用多想便能有所察觉。

    纵然如此。

    秦落衡却坚持想去尝试。

    唯如此,才能避免,日后军队失控。

    不过。

    秦落衡也知道。

    此事断不能操之过急。

    一旦操作过烈,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不少将领生出反感,毕竟这种举动,无疑是在跟将领夺权。

    秦落衡目光微阖。

    却也是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想借着这次推行‘大一统,在军中进行一次大胆尝试,在不触及将领底线的情况下,加强军队士卒的思想建设,从而维护军队高度的集中统一。

    他在竹简上写了一些。

    细看了一番,满意的点点头,而后扔到了火炉中。

    随后起身回了寝宫。

    夜已深。

    ......

    并没几日。

    越人袭杀扰边之事,便已传的满城皆知。

    朝中上下一片震怒。

    翌日。

    议政之后,便有朝臣提到此事,自此,朝堂众官员义愤填膺,纷纷叫嚣出兵夷灭越人。

    嬴政高坐其上。

    他漠然的扫过百官。

    额首道:

    “越人猖獗,屡屡犯边,究其根本,在于楚领南海时,始终未能让南海融入华夏,自此留下了动乱之源,而今天下一统,南海自然理应归复大秦,诸卿对此有何想法?”

    “臣杨端和有奏。”杨端和昂然站起,陈词激昂道:“陛下扫灭六国,威加海内,然南海宵小不识天数,不仅不主动来投,反倒屡屡扰边,袭杀秦人,而今更是屡禁不止,臣认为当出兵讨伐。”

    “使南海永固于华夏!”

    话语落下。

    四周便有官员附议。

    一时间。

    出兵讨伐的声音甚嚣尘上。

    “诸卿即都认为当出兵讨伐,那对讨伐岭南越人,诸卿又有何高看和良策?对于领将又有何建议?”嬴政淡淡道。

    一言落下,举殿肃静。

    在稍显沉寂之后,任嚣主动请缨道:“臣,任嚣愿替陛下扫平南海,让南海永归华夏。”

    随即。

    四周又传出阵阵请战声。

    “臣,羌瘣请战!”

    “臣,赵佗请战!”

    “臣,李信请战!”

    “......”

    就在百官热情请缨时,秦落衡却是悄然起身,高声道:“儿臣嬴斯年有奏。”

    一语落下,四周侧目。

    “讲!”嬴政道。

    “儿臣遵令。”秦落衡躬身一礼,看向了一旁请缨百官,开口问道:“诸将战意高涨,军心可用,小子认为大军若是再次讨逆,定然能一战功成,然小子近日对南海也有所了解,南海游离华夏日久,风习跟华夏迥异。”

    “以大秦之雄风,毋须两年,南海大局必当郎廓清。”

    “然天下九州,情势风习各异,实难为一统之治,天下眼下虽名副一统,实则依旧是混乱散漫,民众之间,隔阂如山,长此以往,这大一统之治恐只会付诸于言表。”

    “诸位将军都为大秦将领。”

    “战功彪炳。”

    “而我若是没猜错的话,无论诸位谁领兵,恐都会征发关中民众为卒吧?”

    “然父皇三令五申,天下不再会有新老秦人之分,天下各郡县子民皆为大秦子民,尔等何以只盯着关中民众?难道大秦能战者、善

第四百五十一章 敢问将士何时归?!(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