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穆·尼玛扎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往东三十里就是吐蕃人距离草原最后一个据点,那里有一座专门防备回鹘人的邬堡,在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来看,吐蕃人钨堡的兵力绝对不会少于两百!”

    “都走到这里了,别说两百吐蕃人,就是龙潭虎穴也要走一遭!”

    说完之后,郭戎将手里的头盔又给戴上了,再过三十里就是吐蕃的邬堡,那么周围势必有吐蕃的探马。

    这种时候,不戴头盔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见到郭戎戴头盔,卢十四也戴上了头盔,只不过他的头盔和甲胄都是从吐蕃人的身上拔下来的。

    遭遇韦氏千夫长时候郭戎为卢十四兑换的那一件锁子甲已经在战斗中损坏了,郭戎倒是可以再帮他兑换一件。

    但是,凭空的拿出一套唐军的盔甲,这可就不好解释了。

    索性跟郭戎在一起战斗的时候,卢十四扮演的大多是射手的角色,除非补刀不需要参与近战,所以从吐蕃人尸体上扒下来一件相对不错的也就将就穿了。

    事实上,在后面充作驮马的马背上,还有一套郭戎勉强可以穿的吐蕃锁子甲……

    随着距离吐蕃最后的一个邬堡越来越近,卢十四和郭戎也越来越沉默寡言。

    毕竟能被称为堡,其中兵力至少也是在百人级别,以唐军的战斗力,驻守这样位置一个邬堡的,大致是应该是一个团,两百到三百人!

    通过这一个多月截杀信使,截杀探马,再加上突袭驿站,从缴获的公文,兵力分布图以及审讯俘虏得到的信息。

    郭戎对于整个河西走廊的战略态势终于不再是两眼一抹黑,在意外缴获了那张珍贵的兵力分布图之后,对于他现在所在的吐蕃河西北道节度使的状况也深有了解。

    简单来说,三年前维州一战的余波尚在!

    对于总人口只有不到400万的吐蕃人来说,一战损失五万兵马绝对属于伤筋动骨,想要弥补上绝非易事!

    为了弥补战略上的缺口,吐蕃精锐兵力,现在都放在剑南道的西侧和河西走廊的东部,防御大唐陇右道、关内道,剑南道一线的唐军。

    吐蕃河西北道节度使,管辖瓜州、沙州、肃州、甘州、凉州、伊州、西州等数州,主要负责对安西军和回鹘作战的。

    由于既不和西边的大食人接壤,又不和东边唐军接触,且面对的对手战力较弱,结果就沦为了内线的二流战区。

    作为二流战区,其结果就是河西北道的大量精锐被调往东部,以弥补三年前损失惨重的东境五道节度使麾下的兵马。

    沦为二流战区,精锐还被抽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河西北道就可以平躺做咸鱼。

    他们还有监视安西,封锁回鹘,作为东境五道的预备队,这三项任务,将河西北道本就不多的兵马彻底抽空。

    监视安西自不必说,直接后果就是郭戎带领第八团一出龟兹就战事不断,直到在西州遭遇了卢十四的战场,吐蕃人人以为第八团全军覆没才告一段落。

    然后是二五仔回鹘!

    虽然回鹘人装备落后,甲胄不足,战斗力意志不强,战斗力极差,但是这不代表河西北道就可以放松警惕,更不代表吐蕃人在北部的防御就空虚。

    回鹘人不是傻子,回鹘人有钱,回鹘人也不是不想装备优质的甲胄,明明富得流油装备却奇差无比,其原因只有一点,大唐和吐蕃对回鹘人都进行了铁器和甲胄的禁运令!

    

第21章 穆·尼玛扎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