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吐蕃人真正的软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阿瓦里德最喜欢交朋友了!」
再次颠了颠沉得有些过分的三个小袋子,就这分量,至少二十斤的金沙,这一瞬间,这位拨换城的吐蕃玛本心头闪过了许多种想法。
上来就是二十斤金沙,这可不是一般的商人能给得起的!
眼前这个叫做安达显的家伙,商队的规模又如此之大,出手如此的阔绰,看样子应该是从东方满载而归,反正已经进入了拨换城,如果直接……
然而,这个念头仅仅是一闪而逝,虽然最近因为平叛焦头烂额,心浮气躁,但是一顿饱和顿顿饱还是要分得清的。
当然了如果能一顿吃成个胖子,其实也不是不行,问题是现在对方在城内,这里又是市场,几万人夸张,几千人是有的。
而且这支商队的规模过于庞大,从进入市场开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场的商人大多见过类似的场景,无非是敲诈勒索而已。
虽然商人有钱,虽然商人可以雇佣很多人,但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被勒索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既然是商人,自然懂得如何保命。
所以,此时此刻,很多人都在等待花钱消灾的场景作为日后的谈资。
敲诈勒索可以,但是光天化日之下,拨换城的驻军见财起意,直接屠了这样一个商队,如果传扬出去,以后但凡是商队谁还敢从拨换城路过!
想要***,密不透风,就只有把这里所有的人屠戮殆尽。
问题是,聚集在这里的多半是来自西域各地的行商,拨换城的收入也主要是靠这些人,这些人都***掉了,拨换城也就等于变成了一座死城。
只要这家伙愿意留下,那这就是一只会金蛋的鸡,有了这样一只鸡,何愁未来收不到更多的诚意?
而且回过头来,如此大规模的商队,如此精壮的伙计和卫士,如此阔绰的出手,很显然在大食人那边也绝对属于都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
从拔换城离开之后,他们名义上的目的地是曾经的安国故地,也就是现在属于大食人土地的西粟特。
然而,他们并没有按照距离西粟特最近的路线碎叶城方向前行,反而选择了转向西南方向,穿越了曾经属于安西四镇的疏勒。
在疏勒又设置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商栈之后,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行,穿越了喀什库尔山口,也就是后世的红其拉甫口岸,正式进入了葱岭以西的地域。
翻越葱岭,抵达了曾经被安西军征服的小勃律,在小勃律孽多城,吐蕃人领土最西段的最重要防御要塞,再次设立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商栈。
在不经意间,离开龟兹之后的商队,已经在吐蕃人的西境道的核心腹地插入了一支又一支的匕首。
离开了孽多城,商队继续向西南行进,然后抵达了郭昕所期望的真正目的地,天竺和西域之间最著名的佛国,乌仗那。
华夏与乌仗那之间的外交往来则始自北魏,乌场国曾于永平三年、四年,神龟元年,正光二年,朝贡北魏。
随后之间的交往更是从未断绝。
天宝四年,唐玄宗册封乌仗那国的国王为王,此时该国与罽宾国一起,成为唐朝的属国。
华夏历代高僧前往天竺,求学佛法,都必经于此,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从天竺携带经书在归国的途中,途经印度河上游的时候,部分经书被河水冲走,正当他懊恼万分之时,有幸得到了乌杖那国佛寺的帮助。
他在此地停留了50多天才得以补充完备的经卷,最终将比较完备的经书带回了大唐。
当然,这些都是郭昕告诉安达显的,其目的是让安达显可以更好地了解乌仗那,从而完成此行的真正任务:
尽可能依托曾经的渊源,将处于大食、吐蕃夹缝之间苟延残喘的乌仗那重新拉拢到大唐的阵营中来。
郭昕之所以看重乌仗那,是因为在乌仗那的南部,有一个后世非常著名的城市白沙瓦。
从白沙瓦向西,三十里,是兴都库什山脉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被称为印度次大陆命脉的——开伯尔山口。
相比较在其他城市、地域少则三天,多则五天的停留时间,整个商队在乌仗那国都瞢揭厘城停留了整整一个月的时
间。
当认真地考察清楚乌仗那国的处境和困境,确定乌仗那对大唐依旧向往和憧憬之后,安达显以及安西军郭昕之外军职最高的一位中郎将拜访了乌仗那国王,并且送上了郭昕的亲笔信。
郭昕在大唐、在中原声名并不显赫,但是作为安西军的最后一任统帅,在西域、在河西这片曾经安西、北庭军的影响范围之内的土地上,影响力依旧无人能及。….
虽然安达显没有展示太多大唐的变化,郭昕的亲笔信也没有给出任何的承诺或者要求,但是这支名为商队的队伍,甚至商队本身所呈现出的信息已经给了处于灭国边缘的乌仗那一针强心针。
在无声无息之间,安达显所率领的商队锐减一半,一路走到这里,剩下的九成的安西军、原神策军、敦煌长公主府的剑士被留在了乌仗那。
以至于商队中剩余的人手已经不足以押送掩护了他们整整一路,作为道具的丝绸,茶叶,蜀锦等属于大唐的物产。
面对安达显有些尴尬的处境,乌仗那国王轻轻
第252章 吐蕃人真正的软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