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外功内变徐徐来(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像几十盆火在烧着,他看了看桌子上的座钟,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

    “大郎怎么还没来?”

    “老爷,小的们已经去请了。只是大哥不在府上,小的到处寻去了。”

    “不在府上,那去哪里了?”

    “小的不知。”

    过来一会,蔡攸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

    他坐下来后端起蔡京的茶杯——里面的茶已经凉了,一口气就喝完了。

    “爹爹找我?”

    “你去哪里了?”

    “儿子去叔父家,给他贺喜去了。太宰之位,还是要出在我们蔡家。”

    蔡京气得浑身都在抖动,太阳穴两边的血管,彷佛是在用铁锤勐烈地敲击。

    蔡攸看在眼里去,却不当一回事。

    “父亲休要责怪儿子。父亲要去中书省养老,可是儿子的前途,还有四郎、五郎、七郎的前途,现在都系在叔父身上。”

    蔡攸的一番话,就像寒冬腊月里在屋子外面迎头浇了一盆冷水,蔡京感觉自己的气息都被冻住了。

    “父亲大人,其实你也不要责备四郎五郎,没有他们闹出的那件事,官家也不会让父亲你做太宰。”

    “事后诸葛亮,算得挺准的。”蔡京冷笑道。

    “父亲,官家的心思,谁猜得中,谁不是事后诸葛亮?”蔡攸不以为然地答道,“父亲长于理财,这是优点,却也是劣势。”

    蔡京愣了一会,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捋着胡须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父亲,理财之道,官家的主意比谁都多,缺的是一位领悟他的意思,进而彻底执行的人。父亲正好就是这样的人。对理财之道有独到的见解,能轻松理解官家的意图,处理事情的手段也有...可是太宰,需要的不仅仅是手段,还有魄力。”

    “魄力?”蔡京冷笑一声,“蔡元度同样工于心计,他比我有魄力?”

    “父亲,叔父被先帝安置在靖州,知道自己被贬是官家的手段后,立即暗中投向了官家,为他争储即位出谋划策。这份魄力,父亲有吗?”

    蔡京一时哑然。

    蔡攸继续说道。

    “其次,叔父能忍得能耐得。他明明知道,官家不可能让父亲和叔父相继为太宰。太宰之位,给了父亲,就不可能再落到叔父头上,反而会被挪去中书省做个资政。父亲政绩越显着,继任太宰的呼声一阵高过一阵,叔父越隐忍不语,依然小心翼翼地在资政、权侍中的位置勤勉不怠。”

    蔡京默然无语。

    蔡攸的话切中要害,过去他有些太张扬了。因为他觉得只要能办实事,性格跟章惇一样张扬,照样能做太宰。

    可是自己想错了。

    章惇的情况跟自己完全不同。先帝身体不适,群臣议储,向太后力挺端王,章惇是毫不犹豫地坚持拥戴官家。

    而且他有魄力、有手段,还早早定下攻夏方略,符合官家想法。所以他个性张扬,群臣不容于他,官家还是坚持让他做太宰。

    自己却没有这份本钱,应该学许将,勤勤恳恳做事,不争不怨...看来元度对官家心思的揣摩,在自己之上。

    可蔡京心里就是气不顺!

    “四郎五郎金钱巷出丑,就不应该找元度去周旋。你以为他是善人?他要是善人,官家争储时会先把他和邢恕扳倒?”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蔡攸知道他一时半会是没法消气,也懒得管他,只是在心里盘算起来。

    叔父的六十大寿已经过去两三年了。唉,当时自己完全没有料想到有今天这一出。要不然就算卖光了家产,也要献上一份称心如意的寿礼。

    现在还来得及,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血浓于水啊!

    wap.

    /48/48295/13985995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外功内变徐徐来(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