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读书人的心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尬。他们比那些被积愤蒙蔽双眼的士子们要清醒得多。知道这些家伙只是趁机宣泄,话语里有不少歪曲事实,胡编乱造。要是在一般情况下,早就出言呵斥,维护朝廷和官府的威严。

    但是这些人是顶头上司吴则礼请来的。看情形,吴则礼没有出声呵斥反驳,反倒有些赞同的意味。那自己出声呵斥,是不是打上司的脸?

    可是不出声表态,万一被人把今天这情景捅到上面去了,郡里会怎么看?新太宰元度公上任一来,狠抓官吏思想和作风工作。正在布置任务,开始一场全体官员“努力学习、切实进步”的活动,“统一思想、端正作风、改掉陋习”。

    今天宴席上自己没有勇敢地驳斥这些胡言乱语,是不是就是思想混乱、作风不良、陋习重重的表现?以前官家可是有过“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谕示。大家熬到今天这个位置,都不容易,谁甘心被换掉?

    众官员看了看吴则礼,心里纠结极了。

    范宝印挺身而出。

    “此言差矣!”他义正言辞地说道,“当今官家乃不世出的圣君,英明神武,文成武德,远超汉武唐宗...只是朝堂有宵小奸臣,蒙蔽圣听,才有此乱象。官家圣明,自当识破奸臣手段,远小人近贤臣。”

    一通话说下来,即驳斥了那些文人士子的胡言乱语,捍卫了朝廷的威严,又守住了吴则礼的面子——我只是说这些人不该嘲讽朝政,间接指责官家。吴太守,你该不会对官家有意见吗?

    吴则礼怎么敢对官家有意见?此时的赵似,挟重振国力、攻灭夏辽的威势,在朝野上下威势正盛。

    “范盐城说得极是。今日来赏景悦心,大家不要跑题。”吴则礼为此番争论下了定语,也暗示众人不要再非议了。

    范宝印马上顺着他的口风说道:“如此美景,还请子副公再挥毫写下绝佳诗词,让吾等欣赏受教。”

    “对!还请子副公再挥毫...”众人纷纷附和。

    “青春已辞淮水湄,底物遗我堪解颐。风味不除惟白堕,典弄犹在有黄鹂。老夫只觉禅坐好,儿辈争论句法奇。到处何曾问炊米,半生人笑北湖痴。”

    吴则礼也不推辞,挥毫写下一首诗,引得众人纷纷叫好。

    躲在人群里的赵似冷笑两声,不屑地说道:“写得什么玩意。叔通,吴则礼的履历,你记得吗?”

    “大官人,吴则礼,字子副,兴国州(今湖北阳新)人。以父荫入仕。元符元年(1098)为卫尉寺主簿。后拜在小苏公门下,天启六年外放地方...”宇文虚中广闻强记,很快就把吴则礼的履历背出来了。

    “以父荫入仕。”赵似目光闪烁,“这次宴席,谁掏的钱?”

    于化田在旁边禀告道:“大官人,楚州商铺贡献了一部分,其余来自楚州州衙的职田。”

    “职田?”赵似沉默不语。

    职田是宋朝沿袭前唐旧制,按官职品阶授予官田,用来补贴官员俸禄,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其实弊端重重。

    天启新政后,几经改制,也只是把职田从某位官员的名下收归到某衙门名下,再按官阶高低补贴,并没有完全废除职田。

    看来职田改革的时机到了。

    赵似又看向另一人,“那个范宝印,是盐城知县?”

    “是的大官人。”

    “盐城是淮盐重地,他不在任所忙公务,跑来这里拍马屁?诸多报告里说,淮盐现在出现很多弊端,看着范宝印这副德性,相信这弊端轻不了!”

    吴则礼得了众人吹捧,尤其说他的诗真像“欧体”,更加得意,刚才的不快都被抛至脑后。

    “你想做欧阳修,我看还差得远!无欧阳修之才,却妄想欧阳修之名,真是想瞎了你的心!”

    突然一人站起身来,扬声说道,声音传遍众人耳朵,吴则礼听得是又气又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

    wap.

    /48/48295/13986015

第六章 读书人的心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