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卑下吉竹半兵卫,见过大明天朝上将!(万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朱允熥的一声令下,十二艘军舰严阵以待。
每一个士兵都手持鸟铳,全神贯注地盯着海面,只等百户官一声令下,即会扣动手中的扳机。
由于此时配发的鸟铳,还只是简单的火绳枪。为了不至于让船上的士兵成为靶子,朱允熥还命人将沾满猛火精油火把扔到海面上,人为地制造一个敌方的逆光角度。
所谓的猛火精油,不过是粗提炼的汽油罢了。
由于手法过于粗犷,每一桶汽油的纯度都不一样。
因此,也只能作为夜晚照明的手段,以及猛火油的进化品,用于守城、卫戍之类的场景。
陈海见到朱允熥如此小心谨慎,在心里对这位年轻的三皇孙评价又高了几分。
因为在他看来,朱允熥天潢贵胄,从小锦衣玉食,就算不骄傲自大,也万万不会谨慎到如此程度。
但朱允熥的表现,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让他感觉自己跟对了人。
这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说不得,将来的大明皇帝就是此人!
陈海在有了这个认知后,执行朱允熥的命令更加恭敬,让陈家全部子弟都做好随时扬帆起航的准备。
不过,他本人还是溜溜达达走到朱允熥面前,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三皇孙,其实您不必如此紧张。”
“草民也跟倭寇干过几架哩,对倭寇不说知根知底,也算是打出了一些门道。”
“倭寇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能有上百人已经算是大股倭寇了。”
“一般来说,他们是没胆子惦记咱们这种大船的。咱们这种大海船,每艘船少说能有一百人,他们哪来的胆子敢过来?”
朱允熥才不会承认自己胆小呢,见陈海这样说,当即使出胡诌大法。
“孤知道!”
“只是小心无大错,再者不能让他们太松懈,就当是临时演练吧。”
陈海见朱允熥这样说,开心地奉承道。
“三皇孙英明!”
“就是这个理儿,不能让船上的儿郎们太闲着了,闲着容易生是非,还容易被敌人钻空子!”
朱允熥见陈海实在是太会聊了,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赶忙使出一招转进大法,将话题给岔开。
“对了,陈老刚刚说跟倭寇打过几架?”
“陈老?”
陈海听到“陈老”这声称呼,开心得都要爆炸了。三皇孙果然是识货人,咱不过是稍微漏了点口风,三皇孙就重视咱这个老头子啦!
“不敢当三皇孙如此称呼,草民这些年确实跟倭寇打过几架,在福建一带的海面上,也算是有几分名气吧。”
“一般的倭寇见到我陈家的旗子,都会识趣地避开,轻易不会上来自取其辱。”
朱允熥对于倭寇的了解,一方面是来源于大明百姓的妖魔化,一方面是来源于脑海中残存的记忆片段。
然而,不管哪一个,好像看上去都不怎么靠谱。
因此,他非常迫切地想找一个真正打过倭寇的人,给自己科普下倭寇的真实战斗力。
“敢问陈老,倭寇的真实战力如何,是否有京城百姓说的那样夸张?”
陈海见朱允熥这样问,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换上了一副凝重之色。
“实话说,不算夸张。”
“不过,倭寇有真倭和假倭之分。真倭是真的强,个话的口音有点怪,咕呱咕呱的跟个蛤蟆似的。
虽然黄金迷人眼,但刘里正是个明白人,只是对着几个人磕了几个头,拒绝了几人的好意。
“老汉多谢三位贵人,只是这金子真不是老汉这等粗人能花用得起的,还是这位小贵人送的粮食实在。”
陈海见三人面露疑惑,赶忙替刘里正解释道。
“朝廷有律令,不许民间花用金银,违者重罪。”
“另外,金子这种东西乃是稀罕物,那枚玉佩更是不俗。”
“这老汉若是真敢拿出去花用,估计不出一盏茶的功夫,就会被官府找上门,定他个强盗的罪名。”
三人听到陈海的话,这才知道自己无意间闹了个大笑话。
不过三人很快就疑惑起来,不解地看向朱允熥。
“大侄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些,所以才只送他们粮食的?”
朱允熥见三人相问,随即开了个玩笑。
“错了!”
“三位王叔高看我了,我只是小气,舍不得给钱而已,哈哈哈!”
三人听朱允熥这样说,气得恨不得把他扔海里。朱允熥看着三个气炸了的小王叔,心里都是觉得一阵畅快。
“贵人,小的有一大事相告,不知贵人可否找个没人的地方……”
朱允熥看了看周围的人,摇摇头道。
“您老就放心说吧,在我身边的都是自己人,不用担心他们泄密。”
“那小老儿就说啦!”
“今天贵人的船队声势太吓人,上岸采买又不计较价钱,可能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小老儿村上的后生都是靠得住的,就算有几个心思活泛之辈,老汉也能压服得住。但周边其他村的人就难说了,保不齐有那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会将贵人的行踪透露出去……”
“此地往东百十里,有个竹岛,上边盘踞着一伙倭寇,据说有一两百人哩!”
“虽说贵人这边人多势众,但也要小心行事,莫要被歹人钻了空子……”
朱允熥闻言郑重谢过刘里正,这才命人将其送下船。
待到刘里正走后,陈海满脸忧色地开口道。
“这位老里正提醒得很及时,咱们确实有点过于露富了,很容易遭人惦记。”
“一般的倭寇还不打紧,就怕他们聚少成多,一拥而上。”
朱允熥闻言郑重地点点头,随即命令舰队提高戒备等级,随时保持战斗准备。
……
海州知县周志清满脸愁容地坐在书房里,对着满满一砚台的墨汁发愁。
他本是文官清流,被发配到此等贫困之地当县令,已经是倒了八辈子霉。
然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自打他上任以来,倭患就没断过。沿海村镇时常遭遇劫掠,死伤村民数百人。
更让他气愤的是,昨天夜里有一伙倭寇,竟然跑到县城撒野,抢了几个富户后又从容而去。
县衙的差役根本不了那么多,请罪奏疏的行文里可是一个斩获都没有!
没有斩获说个鸡儿,真当老皇帝是吃干饭的吗?
因此,周志清在写完奏疏后,整个人就跟虚脱了一样。
他在朝中也算为官多年,太知道老皇帝的脾气了。可能这封奏疏递上去,老皇帝就会派锦衣卫来拿他了。
周志清见奏疏上的墨迹干了,这才磨磨蹭蹭地用火漆封好,并盖上自己的大印。
在将请罪奏疏写完后,他又写了几封私信,命仆人转交给京城的坐师和同年,让他们尽量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在发送奏疏的时间上,他也花了点小心思,打了个时间差。让老仆先走一日,这才通过朝廷的驿递系统将奏疏送上去。
周志清在发出奏疏后就坚持天天洗澡,每天都换洗衣服。
因为他知道这样干净的日子不多了,一旦被抓进锦衣卫,以他质疑过三皇孙,并且阻止陛下立三皇孙为皇太孙之事,锦衣卫那帮狗腿子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然而,他这边刚将请罪文书递上去两天,就得到手下汇报,说有两百多倭寇直奔县城杀了过来。
周志清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恨啊,他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取得的功名,竟然要断送在这群倭寇手里?
因此,他也顾不上自己是文弱书生了,从差役手里抢过一把刀,又去县衙的库房里找了一副生锈的铠甲套上,当即领着一干差役走上城头。
“诸位,我周志清乃是一介文官,本是上不得阵,杀不得敌的文弱书生。”
“但倭寇欺人太甚,抢劫沿海村民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打进县城!”
“本官负有守土之责,本官就是死,也要拉上一两个当垫背!”
“至于尔等本乡本土之人,若是天良未泯,就随本官出城一战!”
“若是贪生怕死,就脱了这层官差的衣服,滚回家奶孩子吧!”
“总之,本官是不会跑,本官誓与海城共存亡!”
周志清这话说得可谓是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但更多的是无奈。
因为按照大明律例,他只能这样做。
如果他敢弃城逃跑,朱皇帝一定会杀他全家!
因此,跑亦死,守亦死,何不拼他个鱼死网破乎?
下边的差役听到这话,一个个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喊口号。
周大人有一句话说得对,他们毕竟是此地土生土长的人,若是真因为惧怕倭寇而脱了这身官差服,那他们这辈子也别想再穿上了。
“卑职愿意跟周大人守城,誓与海城共存亡!”
周志清听着众人的呐喊声,一时间只感觉胸中有万丈豪情。
别说只有区区二百倭寇,就是来两千人他也有胆子敢于一试!
只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勇气,也低估了真倭的战斗力。
这可是信国公汤和都头疼的东西,他一介文官哪来的本事出城野战?
因此,在他领着众人出城野战之时,只是一
个交手,他这边就被砍死十几个人。
剩下的人疯了似的往回跑,周志清都被几个亡命狂奔的衙役给撞到了,还被后边的人踩了好几脚。
当他重新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偌大的城门口已经只剩下她一个人,其他人全都跑回城里了。
周志清看着渐渐吊起的城门,心里暗骂一声就要往回跑。然而,刚跑了没几步,就感觉背后一凉。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剃着秃瓢的倭国武士,正一脸狰狞地看着自己,手里还拎着一把滴血的倭刀。
周志清哪见过此等场面啊,当场就被吓得晕了过去。
只是在晕倒之前,他隐约间仿佛听到一阵火铳的轰鸣声……
朱允熥站在甲板上,从袖子里摸出一架单筒伸缩式望远镜,朝着海城的方向瞅了一眼,不由郁闷地撇撇嘴。
“这海城的县令是傻缺吧,他们县城才几个人,竟然敢开城门野战,孤都不知道是夸他勇气可嘉,还是夸他傻得可爱了。”
“只怕此举会让倭寇一拥而上,害了城中百姓,又害得咱们追不上人!”
陈海闻言赶忙给朱允熥打气。
“殿下放心,殿下有此神兵利器,打败这伙倭寇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陈海的底气来源于前两日见识的一场火器军演。
朱允熥为了保持士兵的战斗力,每隔几天就会让他们练习射击。
靶子都是现成的,天上飞的海鸟就是活靶子。
在教授了手下弹道抛物线理论后,朱允熥就设下赏格,打下一只海鸟赏钱一百文。
船上穷疯了的半大小子,听到这个赏格,一个个没黑夜,没白天地琢磨如何打得更准。
因此,短短时日里,火铳营的士兵射击精度提升得飞快。
没人觉得射击训练辛苦,只觉得天上的鸟不够用,打几枪就全飞跑了……
朱允熥偶尔还会让他们上岸练习排队枪毙的队形,为将来的登陆作战做准备。
好在这种队形比较容易,加之他采用了定装火药的先进技术手段,铅丸大小都是统一的标准尺寸,因此他的排队枪毙战术换弹速度极快。
如果分成三队的话,基本上可以做到不间断火力了。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面没有同样火力的远程兵种基础之上。
如果对面也是这种火力的鸟铳,他这一千多人就不够看了。
可能三轮火铳下来,就得战死一半人。
两人正在说话的工夫,十个百户官,已经整束好队伍,随时准备战斗了。
朱允熥也收起单筒望远镜,打算下船亲自去指挥。却被陈海和其他三个小王叔给拦住。
“大侄子,打仗的事交给底下人就行了,你亲自上去作甚!”
“代王殿下说的对,三皇孙您乃千金贵体,岂能轻涉险地,还是留在船上指挥作战吧!”
朱允熥听到这话就是一阵郁闷,陈海说留在船上指挥作战那就是纯扯。自己看海城县城都得用望远镜呢,站在船上能指挥个屁,难不成给前线的人发电报?
“都给孤退下,孤要亲自指挥作战!”
“再有扰乱军心者!”
“斩!”
众人听到这话不敢再劝,只是一个个强烈要求随他一起下船。
朱允熥想着自己这边有一千二百多人,对面才两百多人,六打一咋看都是万无一失,也就答应了众人随军的请求。
然而,真打起来,朱允熥才知道倭寇的难缠。
在海城城下鼓噪的一众倭寇,见到装束整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卑下吉竹半兵卫,见过大明天朝上将!(万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