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孤不是与民争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鞍山钢铁厂的建设速度很快,主体建筑已经大体建成,只是一些配套设施还不齐全。
比如说职工宿舍,居民小区之类的。
不过只要朱允熥舍得花钱,年底之前还是能全部建成的。
当然,这只是因为他的钢铁厂本就不大。
否则,就算他把库房掏空,也找不出足够多的钢筋和水泥之类。
按照他的预想,钢铁厂至少要经过三到五次的扩建。可能十年之后,眼下的建筑全都得爆破拆除,或者当做库房使用。
朱允熥在钢铁厂只待了几天时间,就去苏州筹建制造局第一纺织工厂了。
虽说,现在蒸汽纺纱机还处于研发阶段,但相关的选址,以及其他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先提上日程。
另外一点,就是他要亲自督导一下生丝的收购工作,为接下来的纺纱工厂准备原材料。
朱允熥的到来,对于整个苏州来说都是大事。
苏州知府张清来,一大早就召集全城的乡绅、耋老出城迎接。
并且提前一天就黄土垫道,清水撒地。
所谓的黄土垫道,只是听上去好听,实际体验并不太好。
因为土就是土,再怎么垫道都有灰尘,否则也就不用清水浇地了。
朱允熥还是更喜欢水泥路和沥青路,只是以大明现在的工业基础还实现不了。
朱允熥简短地听取了张清来的工作报告,随后又在张清来的陪同下接见了苏州城的乡绅、耋老,以及工商业团体代表,对他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随后,朱允熥在苏州知府张清来和部分乡绅的陪同下,参观了苏州织造局,观看了织金、缂丝等复杂工艺的演示。
朱允熥在织造局一行结束后,还在苏州知府衙门的院子里,举行了盛大的招待晚宴。
席间各商业代表踊跃发言,积极为建设美丽新苏州建言献策。
朱允熥高度肯定了各位代表的建议,并认真听取了各界人士对于朝廷工作的批评和指正。
朱允熥还破天荒地宣布,为了振兴苏州经济,将要在苏州推出生丝保护价机制。
这个提议一出,顿时获得以张清来为首的苏州官僚的高度支持,并表示今年的夏税将再创新高!
最后,晚宴在恭祝陛下万年,大明万年的美好祝愿中落下帷幕。
朱允熥在结束了招待晚宴后,就直接躺在知府衙门休息了。至于此间的主人张清来,则只能包下一家客栈充当临时居所。
朱允熥借着微醺的酒意熟睡之时,苏州城内的张天佑正在跟一众掌柜和伙计们密谋。
「诸位,今天皇太孙搞出来个生丝保护价,这是要断了咱们的财路,抢咱们的饭碗呀!」
苏州城是张家的大本营,当年张士诚就是在苏州称帝的。
张士诚本就是商贾出身,对于苏州的商贾非常照顾,给了他们不少便利。….
因此,哪怕在张士诚反朝廷武装力量被剿灭后,苏州当地对于张家后人都非常照顾。
甚至不惜冒着杀头的风险给他们通风报信,并暗中提供保护。
因为有苏州城的商贾相助,张天佑才能一次次躲过大明朝廷的追捕。
直至大明新中国成立几年后,朝廷上接连发生大事,这才放弃了对张家后人的抓捕工作。
可尽管如此,张天佑依然隐姓埋名,随身至少携带十几个地方的户籍凭证。
因为没有正式的大明户口,张天佑自然也就不能买房子买地。但他借助父辈留下的人脉,控制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场份额,算是抓住了核心环节。
因此,地无一垄,房
无半间的张天佑,依然可以在苏州城呼风唤雨,影响着超百万人的生计。
「少东家,您说咋办吧!」
房间中的一众商贾,有很多都是曾经张家的掌柜。
只是张家倒了后,将大部分产业都分给了他们,让他们独自,心情这才稍微好了点。
「我知道!」
「我只是心中不忿而已!」
「不过,他们也高兴不了多久了……」
秦相思闻言不解的问道。
「此言是何意,难道您要收拾他们了?」
张天佑玩归玩,闹归闹,但口风向来很紧。哪怕是枕边人,该不说的也不会说。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来来,让我看看你这几个月是胖了还是瘦了……」
……
随着朱允熥的到来,苏州城的百姓明显感觉生活有了变化。
因为有着生丝保护价的机制,今年各地商贾收购生丝的价格都比往年高了一成。
官府也不知道怎么了,非得收生丝,见到别人涨价他们也跟着涨。
这样来回涨了几次,生丝价格就比往年翻了一倍还多。
老百姓手里有闲钱了,消费欲望增强,使得整个苏州城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繁荣。
朱允熥换了一身普通书生的衣服,领着常继祖和孔彦缙在大街上闲逛,看着人流如织的街道,心情无比地舒畅。
朱允熥见一个小吃摊不错,当即邀请两人过去做做,顺便吃点苏州城的特色美食。
孔彦缙愁眉紧锁,常继祖则是瞪大着眼睛,盯着路上的每一个人,生怕有人对皇太孙不利。
「少主,您为何不继续提高保护价了?」
「这样一来,咱们可就收不到生丝,您筹建的纺织作坊也搞不起来了!」
朱允熥闻言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只是招呼孔彦缙坐下,待到孔彦缙坐下后,他这才解释道。
「我的本意是让利于民,不是与民争利!」
「只要能让百姓得利,纺织作坊开不开又有什么关系?」
孔彦缙听到这话当场大吃一惊,随后郑重地朝着朱允熥躬身一礼。
「少主高义!」
第三百八十三章 孤不是与民争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