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开凿大运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蝗灾肆虐,一时半会要想平息,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有了华雄提供的方法,再加上他下达了严厉的政令,各地的官员们治理起蝗虫,格外卖力。

    这样一来,最起码蝗虫泛滥的趋势,就被压住了。

    豫州、兖州等地的百姓们,更是已经开始了重新耕种土地。

    “各地发来的公文里,除了汇报情况以外,对主公更是赞美有加。

    更有些地方,百姓们自发地为主公修建长生祠。”

    荀彧笑道。

    “我何德何能,让百姓们给我修建长生祠。”

    华雄哭笑不得地道。

    “我觉得主公的功德,不亚于圣贤。”

    荀彧认真地道。

    “不错,不管是农作物种子,还是新政,

    亦或是开办学堂,免费教学孩童,这都是利国利民之举。

    百姓们为主公修建长生祠,也是对主公的爱戴和敬佩。”

    李儒笑道。

    “对啊,古代那些圣贤,可是比不上主公的。”

    周仓在一旁笑着拍马屁。

    华雄不禁哑然失笑。

    他将手中的公文放到一旁,话锋一转,问道,

    “你们对于近几日豫州大旱,有何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华雄思维跳跃得如此之快,直接就从蝗灾跳到了旱灾。

    “旱灾跟蝗灾一样,都是自然灾害。

    这是没办法的,朝廷只能赈灾。”

    荀彧皱着眉头道。

    其他人也是点头,同意他的说法。

    “我倒是有一计,可以解决旱灾。”

    华雄笑道。

    众人不由得一愣,脸上都闪过怀疑的神色。

    解决旱灾?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水灾、旱灾、蝗灾,堪称古代的三大自然灾害。

    古人生产力不发达,面对这三种自然灾害,只能任由其发展。

    最终导致百姓们受苦,社会动荡不安。

    “主公可有什么妙计,快快说出来。”

    向来关注民生的荀彧,忍不住催促道。

    “华夏大地,北方多旱灾,而南方多水灾。

    如果能将南方的水,引到北方来,旱灾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华雄笑道。

    “这样一来,水灾没有了,还能解决旱灾的问题。

    没了干旱,那蝗虫就没有繁殖发育的空间,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主公,这法子虽然听起来不错,可是该如何实行呢?”

    荀彧问道。

    “很简单,咱们可以在南方修建数个大型水库,用来蓄水。

    与此同时,开凿一条从北到南的大运河,将南方的水运送到北方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样的方案,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大堂内陷入一片死寂,众人都陷入思索中。

    荀彧率先反应过来,点头道,

    “这个方案,我觉得可行。”

    “我也觉得可行,但问题是,这个方案的工程量太过惊人了。”

    蔡邕一脸迟疑地道,

    “刚刚经历过一场旱灾,国库怕是拿不出这么多钱财。”

    华雄轻笑道,

    “这样规模浩大的工程,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nbs

第二百三十九章 开凿大运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