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第一太祖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薛修明提议让朱秀当场写一篇赋文,在场众人脸色顿时变得不自然。

    节度府文职属官十几人,进士出身者有三,薛修明、宋参、裴缙,举人出身者六七个,其余的大多为泾州或邻近几个州的官学生徒,算不上有正式功名在身。

    如果把贡举出身者视为高层次人才,彰义军的文官系统里,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不算低,在北方节镇里,绝对算是重视文人的一类。

    这也反映出,史家三代人优待士人的观念。

    但凡参加过乡贡选拔,甚至是官学年考的读书人,都知道在考试状态下写一篇赋文,有多么困难和痛苦。

    薛修明的提议,勾起了在座诸位求学时的惨痛回忆。

    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坐在考场里,面对一个陌生题眼,要求限时写一篇杂文,那种满脑空白、彷徨无措、薅头发抠头皮时的折磨痛楚再度浮上心头。

    十几双略带同情的眼睛投向朱秀。

    判官宋参捋须苦笑摇头,余光扫过脸色漆黑难看的史匡威,暗自祈祷节帅千万不要当场暴怒,和薛家兄弟扭打在一块....

    支使裴缙脸色有些发绿,不安地扭动身子,他也是堂堂进士出身,按理说不应该如此色变才对....

    泾州县令温泰温老头幸灾乐祸地笑了,在场众人,也只有薛司马和宋判官,有能力即兴作赋,但也只能勉强通顺达意,文辞意境什么的,可就保证不了。

    至于支使裴缙....温老头偷偷撇嘴,买来的功名,水分大着哩~

    温泰是天佑四年(907年),后梁开平元年,大唐灭亡前最后一届泾州乡贡。

    十九岁的温泰原本要赶赴洛阳参加省试,没曾想路途过半,洛阳却传来皇帝禅位,大唐灭亡,梁王朱温受禅即位的消息。

    新王朝忙着巩固政权,肃清政敌,朝廷部衙停摆大半,哪还有工夫举行春闱,新礼部发通知说,今年春闱大考取消,应届乡贡全都不作数,等到秋天重新选拔乡贡。

    于是,备受打击的温泰和几名同窗准备折返泾州。

    倒霉的是,刚走到岐州,岐王李茂贞传檄天下痛斥朱温篡唐,并且沿用天佑年号,以示与朱梁朝廷对抗。

    李茂贞下令封锁岐州全境,温泰和同窗们被困雍县,进退不得,直到来年才回到泾州,完美错过了地方秋试。

    身心俱疲的温泰从此一蹶不振,在科举路途上再难有建树。

    温泰浑浊的老眼闪烁泪花,思绪从四十余年前的不堪回忆里拔出。

    温泰看着朱秀唏嘘摇头,以他当年泾州乡贡头名的文才,写一篇赋文尚且觉得棘手,而今的朱秀不过十五六岁,又有何能力即兴作赋?

    如此要求,对于一个少年来说太过残忍!

    温老头心里生出些同情。

    薛修明一个作赋的提议,令在场众人思绪纷扬,内心五味杂陈,可想而知,当今士人对于作赋有多么畏惧。

    朱秀同样心中一紧,攥紧的手心里满是汗水,头脑飞速旋转,回忆起前世背过的名篇。

    “朱少郎准备的如何了?”

    薛修明笑眯眯地道。

    朱秀尬笑两声,心中大骂这厮卑鄙。

    他都还没答应,这厮就直接问他准备好没!

    分明是赶鸭子上架?

    “这个....作赋啊....”

    朱秀眼珠滴溜溜转,结结巴巴,脸色不太自然。

    薛修明瞧出他满脸畏色,心中冷笑。

    就算他随便给出一个题眼,面前的少郎也不可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赋文。

    只要他写不出,就能以此为由,顺理成章地否决史匡威任命他担任掌书记的提议。

    想插手文职僚属的人事安排?没那么容易!

    朱秀偷瞟一眼上首主位,只见老史黑脸满是担忧,眼里充满愤怒、无奈、黯然....

    堂堂一个开篇几句令人耳目一新,那么后面这几句,足以令人振聋发聩!

    短短几句,将雪的成因和来源描绘成天地所赐,神明所降,巍然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

    “驱屏翳兮涓洒,丈飞廉兮扫滌。初晻暧以蓬勃,倏森严而悄寂。随蠛蠓以泛泛,径扶摇而奕奕....”

    朱秀绕着厅中案几越走越快,摇头晃脑,高声吟诵,仿佛进入了某种灵感喷薄而发的玄妙意境中。

    他冲出厅外,遥指苍茫天穹,伸手掬一捧雪,几乎不带停顿的高声诵出:

    “巾履堕民,圭符假守,临涣水之封域,访梁臺之苑囿。玩圭屑之华楚,感密榮之纷糅....”

    裴缙笔走龙蛇,两鬓渗出汗渍,鼻尖一颗豆大的汗珠滚落,被他匆匆抬袖拭去。

    他强捺心中震撼,努力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和冷静,争取不要写错一个字。

    他握笔的手在颤抖,呼吸变得急促,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好似有千斤重。

    这篇用词不凡,格调高远的雪赋,文辞之间透露的高雅情趣和瑰丽文采,已经远超一个普通士人毕生积累。

    简直就是大家之作、传世名作!

    裴缙心中苦笑又激动,如此惊世之作首次问世,便由他落笔成书,真不知该庆幸还是该惶恐。

    文章自有其分量,裴缙现在算是真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薛修明低垂眼皮,脸色阴沉的厉害,放于双膝的手死死揪住袍服下摆。

    他努力回想这篇雪赋的出处,令他失望的是,任他想破头,也想不起有哪位大家写过这篇文章。

    他绝对不相信,如此华丽的赋文出自一个少年郎之手!

    薛修明望着负手立于檐下,仰望漫天飞

第十三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