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窃取大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铜江书院进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得已又要迎接另一份美好,按照要求他来到了铜江书院报道,铜江书院其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孤寒子弟及偏僻地区的少数民族优秀子弟。

    老实憨厚的书童吴阿呆牵着马跟在吴韵林身后,走过一条又一条巷子。

    ”少爷,少爷等等我呀!”

    ”快点快点,别磨蹭了!”

    前面的青年的喊道。

    ”哦!”

    书童应答了一声,继续迈着沉重的步伐走着。

    走了好久终于到了书院门口。

    书童停住了脚步。

    ”少爷,到了。”

    看了看四周的环境,书院依山傍水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许是圣贤诗书的渲染,连带殿阁也沾染了清幽风雅的韵致。朱色大门洞开,回廊辗转曲折,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庞大建筑群。铜江书院,计讲堂五楹,诸生斋舍四十,藏书楼一,崇文祠当其阳,厅堂室计十有三。

    青年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的书院,脸上浮现出了兴奋的神色。

    ”书院,我来了!”

    青年自语着朝书院的门口走去。

    书童赶忙追上前去。

    书童跟在青年的身后,不时偷瞄一眼,看着前方那座高达十丈、宽五丈的巍峨建筑。

    ”少爷,这就是书院吗?”

    青年回答:”是啊”

    ”阿呆,你去帮我把东西拿到房间里去。”

    ”哎、好的少爷”

    阿呆应声便跑向了另外一边。

    ”书生,你跟我走,我带你去登记!”

    房门大爷对着书生说道。

    书生抬头打量了一番大爷,点了点头,跟着大爷来到了登记处,拿起笔写上了姓名、籍贯,然后交上了自己的信件。

    ”书生,你在这里等等,我去叫院长。”

    大爷嘱咐道。

    ”恩。”

    书生点了点头。书生坐了下来,等候院长。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灰布衣衫,留着八字胡须的中年人便走了进来,他看了看书生,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吴韵林!”

    ”你就是吴韵林啊,你的老师唐举人已经写信于我,说你是难得的人才、现在没法教导你故让你来我铜江书院安心学习。”

    “谢谢院长大人”

    吴韵林站起身来说道。

    ”恩,你先坐下吧,我们再聊。”

    刘三蕴示意道。

    ”好!”

    吴韵林在大堂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我叫刘三蕴,你以后可以直接叫我刘院长,也可以称呼我为刘先生。”

    刘三蕴介绍道。

    ”恩”吴韵林点了点头。

    刘三满意地看着吴韵林,继续说道:”这次你来我铜江书院进学,以后有什么生活的困难或者学问上的问题你可以找我解答。”

    ”好的,谢谢院长。”

    ”好了,既然如此,你先回去休息吧。”

    “是”

    吴韵林恭敬地回应。

    ”还有,你的老师是唐举人,但你是我学院的学生,我们学校里的规矩你不可无视。”

    ”好,刘院长,我定当遵守”

    刘三蕴满意地拍了拍手,转身离开。

    吴韵林离开书院带着书童见识这黔东重镇的繁华,古代讲究气运,县城大多是依山傍水,铜仁府城也不例外,锦江与大、小江由西向东横贯铜仁全境,造就了这座桃源般的小城,东、南、西三面临水,仅北面依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锦江把城区一分为三,呈s形逶迤东去洞庭湖,关汇入长江,沿岸奇峰林立,峭壁嵌绿,形成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借助河道水运的便利,铜仁早在宋代就是商贸繁荣之地、更是黔东商业贸易的集散地,吴韵林登上正南门上的江宗楼看见锦江“船舶往来,数十百号,商务不衰。

    正南门上的江宗楼,前人赞其”雄伟壮观,面接三江、趾凭百雉,千山涨翠,众水拖蓝,为郡奇胜。

    沿着江边踏着湿润的青石板路,清澈泛舟的锦江水,青砖白石堆砌的高大城墙,组合在一起充满了诗意,循着一

第十三章 铜江书院进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