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需要顺势,势在何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真有计策?”曹操心里登时咯噔一下。

    这个态度,很冷静儒雅,感觉真的可能有办法。

    徐臻向来高深莫测,不会过于张扬,无论好事坏事,情绪都颇为内敛。

    只是有时候思绪比较跳脱,所以在外传言他嘴毒,呛人。

    其实都应当是为人睿智的表现,毕竟他不是谁都呛,只要关系好的人才会。

    懂得把握分寸。

    “有,”徐臻点了点头,伸出手放在了曹节的头得荀彧也不由得动容。

    案牍之上,有家族公正之清誉,有士人之尊严,有对曹操的忠诚,还有对当初大业之初心。

    如此多的东西,可不只是一方案牍而已。

    他们的确抬不起来,更加放不下去。

    很重。

    “叔叔所惧怕的,并非是主公之变,而是他们逼迫主公,直到其变。”

    “迟早会有这么一日,”荀攸自顾自的说完,仰天长叹。

    虽刚刚到许都安定,但此次宛城一役,已经初见端倪了。

    第一道军情传来时,乃是都说司空在宛城被张绣大败,消息刚到,当即让许都之内泛起巨大涟漪。

    光是荀彧暗中安定之人,就有三处。

    太尉杨彪、许都尉司马防等人,顿时有所移动,其余各地的校尉,都尉等等领军之人,若非还有曹仁镇压在此,恐怕还有大乱。

    “原本,叔叔也会去宛城,不过司空掉以轻心,未曾重视张绣等人,只带了数名谋臣武将而去,才遭逢此难,如今虽回许都,却有可令人猜测之处。”

    荀攸人没有去,但是深谙兵法的他,大概能揣测曹操用兵时的心思,也明白张绣在宛城占据的战略意义。

    大概便可以推想当时的状况,可回来之后,听闻了风评后马上就明了,原本的确是轻松可下,宛城必降。

    但似乎因为主公强纳张绣之婶娘,导致他复反。

    此事,众人讳莫如深,无人再多传,可士大夫一族,譬如伏氏与董承等府邸,还是有鼓瑟吹笙宴请宾客的声音传出。

    这等态势已然是昭然若揭,这些人眼看着司空兵败,反而能大喜,反倒觉得日后还有所可期。

    “公达,在外切莫说这些话。”

    荀彧放下手中书简,认真的看着荀攸。

    “小侄知道,叔叔且放心。”

    “光是来向我打听之人,就已有数家,说是想听闻如今兵马态势,关心司空心思,关心我大汉兵马士气。”

    “还有人,怒斥张绣反复,当再出重兵马踏宛城,将之挫骨扬灰。”

    “总之,动荡不安,多方打听,只为在此战之后,达成各自之目的。”

    荀彧听完这话,默而不语。

    不过并没有回答。

    他当然知道,自家这位小侄,不光深谙兵法,善于用计,同样也有识人之明,看得懂大势情形,知晓人心动机。

    所以能权衡左右,岿然不动。

    这些事,不需要再过多提醒,他自然知晓怎么对待。

    只是,荀彧心里更加忧愁。

    如此一来,保汉一党的国戚、士族,以及诸多将军与校尉都尉等,与司空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差。

    在荀彧看来,现在的司空还没有考虑对汉室做出什么越矩的行为,那是因为,天子还十分尊敬他。

    若是这份耐心没了,日后在许都,只会更加腥风血雨。

    而且绝对不同于李傕郭汜、董卓王允。

    那将会是让天子毫无半点翻身之可能,主公可不是善武不善用计策的凉州人,若是真要动手,定然可以在数年之内,逐步蚕食整个许都的势力。

    包括董承等人在内。

    而董承、杨彪等人,多年护卫在天子身旁,与诸多雄主猛将相斗,也不是泛泛之辈。

    未来之路,谁能清晰明辨?

    而荀彧,此时真正心忧的是那一天若是到来,自己该当如何?

    冰清玉洁荀文若。

    这一世到此,从创业之处到如今奉迎天子于许都,自己从未有过半点污名,一生公正,清洁廉明,推举无数人才到各地为官吏,多是风评上佳,公正之人。

    若是让他……

    “啧,”荀彧咋舌了一声,心绪逐渐平静下来,当即向荀攸笑道:“公达,此事不需在这时考量。”

  &

第九十七章:需要顺势,势在何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