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他这样,还是个人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登走后。

    徐臻快速回家。

    没时间来感慨陈登的事,徐州之地,是给他们陈氏一个机会,能者擢升。

    不过曹昂会送杨修来自己身边,还是让徐臻有些错愕,而且杨修本身的性子,比起自己心中所想是大不一样。

    但,都并不需要纠结于此,既然来了自可如常对待,无需防备。

    徐臻到家中府苑,在中院演武场和典韦对练,这一次他拿到手中的又是全新的武器。

    苗刀。

    其刀刃身上如禾苗,所以得名,是双手战刀,有五尺长,用宿铁打造,耗料极多,光是重量就有四十三斤重,普通人必须要双手所持。

    蒲风、蒲元父子二人打造三十一日所得,精打细凿,刀身有微红的重纹纹路交错,刀刃有光泽,华贵不已。

    刀格上未曾开封,所以徐臻能够持刀在刀格上,将苗刀当做长枪来使用。

    这把刀取名叫做“烈玉”,以红纹为名,出鞘只能横出,左手右手同时排开,而后双手正持,但是徐臻的力气很大。

    他可以单手相持而自觉轻若无物。

    挥动快速毫不费劲,所以这把刀在手,徐臻可以用环首刀技、双手刀技、长枪或者长刀的武技,随交手的情况切换,等真正心中融会之后,当可令人眼花缭乱。

    “喝!”

    身影交错,徐臻前踏之后立足转身,上身前压双手下劈,刀势极其猛烈砸向典韦交错抬起的双戟,虽见典韦身上肌肉鼓起,宛若石块林立,但在砍下的一瞬间如山岳压来,将典韦压得双腿一软,险些支撑不住。

    见得势头,刀影未曾半点停留顺势转为枪势,徐臻右脚前踢打在落地的刀尖,手持刀格而前突,又被典韦险而又险的躲开。

    看似灵活可实际上徐臻已经是微微收力了,否则这一下来势必定会更加迅猛。

    跳开之后的典韦早已是心有余悸,忌惮的看着这把长达五尺六寸的刀,而且还只是刀身,加上刀把应该有六尺多,快要一人高了,若是再长一些和斩马刀的长度将会毫无区别。

    可这偏偏就是普通刀的样式,所以显得特别的大!特别是双手劈砍落下来的时候,比起环首刀气势更足,霸气无比。

    “君侯,厉害了。”

    典韦感慨了一句,大口喘息。

    转眼间,两人已经有了三十几个回合的对战,但典韦多是险象环生。

    此时徐臻知道典韦又耍赖不打了,御史摇了摇头自己到一旁去练习最基础的劈砍动作。

    下劈、横削、斜撩、持刀格突刺。

    以及退守身法等等。

    只反复的做一个连贯动作,从站势到突刺,再回收到站定守势,非常枯燥,但典韦看得出来,光是十次来回,徐臻赤膊上阵露出的极其富有线条感的肌肉始终在抖动,浑身仿佛泼油一般的光亮,早已经是大汗淋漓。

    这等重物挥舞得随心所欲,招式简单但却每发能到精准处,如此举重若轻的矫捷身形,足见徐臻武艺高超到了某种境界。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徐臻浑身微微冒雾,汗流浃背,面色却没有半点退却胆怯,凝神静气,站定休息。

    终于收刀了……

    多少年了,还是这么刻苦。

    典韦再一旁看得直摇头。

    真不知为了什么,估计放眼天下,能打得过君侯的不出两人,一人是俺典韦,另一人交给人外有人这句话。

    【你训练苗刀两百次,自律值+200】

    【你坚持练武三十日,苗刀熟练度:融会贯通(62%),武力值+1】

    【武力值:99】

    “呼,还差一点。”

    徐臻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身体,线条舒畅,刚中带柔,看似不算太夸张的肌肉内,充满了爆炸般的力量。

    马上就要到一百了。

    一百之后,将会获得攀登至峰心中早有人选。

    诸葛亮当即接着苦笑道:“君侯曾经说过,以往士族的做法颇为无德,损人品……别人送来的举荐书信,求征入仕,基本上是拿到直接扔进了废料堆里蒙尘,可这时候人家求举荐的人,却还在眼巴巴的等着,或许一家人谋生之出路在于此,或许是寒门终日之志在于此,又或者有贤才雅士在其中,若是看也不看通通扔弃,便是自损阴德,以后要遭报应的。”

    杨修听了这话心里马上就灵敏的反应了过来,这家伙不会是猜得到我心里想什么吧?

    而且言辞之中,好像在骂人。

    他虽然没有一句说的是我,可我却觉得内心无比刺痛。

    “七日之后,尚且还好,至少还有时日来稍作休息。”

    杨修最终叹了口气,算是认命了,不认命也没办法,谁叫自己还是主动请缨特意来跟随徐臻理政,目的是有所学呢?

    “哪有!”诸葛亮听完这话顿时就风轻云淡的笑了起来,那眼神好像在讥讽杨修无知年轻,不懂君侯是个真正的理政牲口,道:“以我师父的性格,这一堆七日的奏札他必定要赶在明日完成,而且是越饱满越好。”

    “杨主簿,你且想想,等君侯批阅完了奏札送入宫中给陛下,又理完了各地政事复其命令,再看完了这些士子所求的举荐信

第一百九十八章:他这样,还是个人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