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若是举兵八十万,江东岂能不平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想起来啦?”曹操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先,既然不拆穿,也就没必要逼迫他了,乐呵的笑了笑之后,朗声道:“那你们叔侄当是有福了,不管怎么说,伯文也是堂堂车骑将军。”

    “今后数年我要靠他为我治理荆州,以图昌盛繁华。”

    曹操此话,让堂上很多荆州文士都露出恐惧之色,一时却又不敢当面说什么。

    只能偷偷对视,交换眼神,彼此都知晓这样的话可能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了,这徐臻本身就被他们讥讽怒骂,这仇怨都还没解,他又要负责来治理荆州。

    这怕不是刻意为之,而那些没说过徐臻坏话的,则是要稍稍安定些,不管这人品性如何,但听闻徐臻治理内政的时候还是很公道的,不会假公济私。

    “噢,那,那车骑,我们先去府内,不疑应当是在家中。”

    “嗯,不,”曹操忽然开口,“让这孩子到此来,让我也看一眼。”

    刘先又是一愣,暗中擦了把汗。

    这位丞相,不简单呐……

    想要下个堂会可真是山路十八弯,到处都是坎坷,不疑若是来了怯场说错了话,还要落下个欺骗丞相的罪名。

    看这车骑和丞相的关系,他骗了也无所谓,道:“听闻,伱自幼聪慧,通晓儒学,如今一十二岁,已经对内政有所涉猎?”

    周不疑当即拱手,“回禀丞相,刚刚学会礼,未曾开始学内政。”

    “哦,”曹操略微恍然,“这个人,你认识吗?”

    曹操指了指在旁的徐臻,将周不疑的目光引过去,这孩子愣神看了许久,当即拱手道:“不疑见过叔父。”

    徐臻一愣,曹操也愣住了。

    什么意思?真认识?

    还是刘先在半路上说了什么?

    不可能啊!

    曹操眼睛顿时一扬,咂了咂嘴巴感觉奇异,这少年不简单。

    那宿卫乃是我的心腹之人,定不会有什么隐瞒,刘先半路上一定没说什么。

    况且,一队宿卫随刘先去,是堂上之人有目共睹的,谁都知道这宿卫是盯梢去的。

    周不疑还能叫出来一声叔父。

    “不疑,”徐臻笑了笑,这才开口道:“我与你父乃是故交,当年落魄时曾经结交,如今他身死,我将履行承诺,来接你回冀州。”

    “你可知我是谁?”

    周不疑抬起头来看了曹操一眼,又回见徐臻,稍作思考后又拱手道:“叔父是大汉车骑将军,舒城万户侯徐伯文。”

    “哈!”

    曹操直接脱口而出,诧异大笑。

    满堂文武都满是惊骇异色,好奇的看着这少年,但也有部分人不以为然,都猜测这是刘先早就告知周不疑的。

    也有些人已经信了,认为周不疑和徐臻是真的认识,他们家这时候应当是要发家了。

    周不疑的父亲本就是个老实人,不起眼的人物,以往也是身份低微的小商,能够娶到刘先的族女也是有攀附之意。

    只有徐臻最为了解,这孩子根本没见过。

    好个天赋异禀之人,果然聪慧。

    今年一十二岁,已经有这份气度和见识谈吐,还能在只言片语的信息之中,想到徐臻的身份,不简单。

    “好啊,好,”曹操现在有点不高兴了,早知道就要一口回绝徐臻了。

    嘴上说着好,心底里还是有点舍不得。

    这么好的孩子,若是去陪伴冲儿该有多好,此时的冲儿还在冀州那万卷楼阁之中,学文识字。

    “伯文,”曹操唤了一声,“这不疑,你准备送去何处?”

    “铜雀楼,”徐臻干脆的回答道。

    曹操微微点头,“也好,去与冲儿为伴。”

    “好啊,不错,不错,你们叔侄去聚吧。”

    曹操倍感欣慰。

    徐臻让出冀州让他感觉最大的收获,便是这冲儿在冀州求学提升,有很多名士儒生教导,又得徐臻宠爱。

    日后到了冀州封国,他立刻就能有名气,得举孝廉,名声恐怕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可以传扬各地。

    再有功绩,就可以一举而起,日后前途无量,还能继承大业,或者是在大业将起之时,来帮助父辈。

    现在又得这个少年,或许不是件坏事。

    周不疑,双字之名,可见出身极其低微,有如此才学天赋,以后肯定是冲儿一大助力。

    主要是他了解自己的小儿子,这样的一位丰神俊逸的少年兄长,冲儿肯定喜欢。

    “去吧。”曹操微笑点头,已然不再追究什么,让徐臻带着周不疑离去。

    很快典韦护送他们去内城之中为徐臻准备的府邸。

    马车内,徐臻微笑盯着周不疑,“你怎么知道我?”

    “因为车骑站在丞相左侧,文臣武将对车骑颇为恭敬,再加上车骑说要带我去冀州而不是许都,车骑是冀州牧。”

    “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并州牧,兼任幽州刺史。”

    徐臻笑吟吟的看着他,脸上丝毫没有颓唐之意。

    “这样很好,车骑睿智,居边境以胁中原,弃荣华而得安宁。”

    周不疑再次拱手,这话仿佛是下意识的在恭维,但是这恭维的话也是不得了,又给徐臻多说了一个居边境的

第二百九十一章:若是举兵八十万,江东岂能不平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